寶雞“鈦產業鏈群”建設正在提速。
6月底,寶鈦股份(600456)公告稱,將以增資擴股方式取得萬豪鈦金51%股權,交易對價為2.86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這距離其上一次重大本土收購(2017年收購西安寶鈦美特控股權)已過去近8年。 在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的背景下,龍頭企業強化本土整合、推動集群發展的指向非常明確。
寫作過程中,我們留意到寶雞鈦產業在行業調整期展示出四大新訊號。
01
2.86億控股:建廠不如買廠
萬豪鈦金憑什么被看中?
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旗下擁有“萬全國際先進鈦及鈦合金材料制造工業園”項目,主要用于生產鈦及鈦合金鑄錠,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占地約298畝。
目前一期項目已經正式投入運營,全部建設完成后可以將具備年產2.5萬噸鈦及鈦合金鑄錠能力。
單就項目投資金額而言,寶雞以2.86億元拿下控制權可以說是相當劃算,此外萬豪鈦金還擁有兩臺20噸級的真空自耗爐,是國內單體最大的真空自耗爐,可以快速提高鈦加工能力。
招投標信息顯示,萬豪鈦金曾是西昌攀新、攀鋼集團下屬企業、西安莊信新材料的供應商。而寶鈦股份的公告則披露另一個細節,收購之前萬豪鈦金也已經成為寶鈦股份的加工商,2025年1—5月,為其加工鑄錠為1672.78噸。
這對于本身就擁有萬噸加工鑄錠的寶鈦股份,傳遞出的顯著信號就是“產能飽和”。
根據2024年年報披露的數據,公司鈦加工材料的設計產能為2.77萬噸,但實際產能為3.81萬噸。將時間線拉長看,我們注意到2019年的寶鈦股份的定增時就提及產能飽和。此后2020年至2023年,實際產能與設計產能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直至定增項目完成擴產后的2023年才有所緩解,但2024年又出現擴大的趨勢。
最新的35億元定增計劃中,寶鈦股份同樣表示是融資是為解決熔鑄環節產能瓶頸及鍛造產能不足的問題,同時拓寬公司鍛造產品的生產范圍。
在本次控股式增資之前,寶鈦整合還有其他方式。
2024年6月,寶鈦股份的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63億元購買拓普達鈦業和寶雞銳邦鈦業的部分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權等資產,主要用于直接提升公司的鍛造整體加工能力。巧合的是上述兩家公司同樣與寶鈦股份存在委托加工業務的聯系。
如何理解寶鈦股份這種“建廠不如買廠”的思維模式?
行業研報顯示,目前鈦產業面臨顯著的供需失衡問題,主要由于產能擴張速度遠超市場需求增長,導致產能過剩現象嚴重。這就意味著寶鈦股份作為產業鏈龍頭出手,積極避免了行業重復投資,減弱內卷,同時也為自己節約了相當的時間成本。
有分析稱,業內2.5萬噸鈦及鈦合金鑄錠項目的投產周期需要13-15個月。
02
背靠大樹好乘涼:行業并購加速
印證行業進入調整周期的顯著信號是萬豪鈦金的業績。
公告中提及截至2024年萬豪鈦金總營收9328萬元,虧損1133.18萬元,資產負債率66.55%;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3630.86萬,虧損-281.44萬,資產負債率略微下降,為63.67%。
行業下行壓力之下,雙方的產業根基卻形成鮮明對比。
萬豪鈦金原股東為寶雞萬全集團,是寶雞市以酒店業為主的大型綜合性民營企業,亦是鈦產業的“新人”。公開資料顯示其正式進軍鈦產業的標志性事件就是2020年萬豪鈦金的成立,此外集團下屬并無相關鈦產業布局。
寶鈦股份家底則相對雄厚,營收層面該公司2016-2023年連續7年持續增長,從25.1億擴大至69.27億,2024年略微下降,營收66.57億,同比降幅3.9%;歸母凈利潤層面,從2016年的3686萬躍升至2024年的5.76億,較上一年同比增長5.92%。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此時賣給產業頭部企業顯然是不錯的契機。
放眼全行業的視角看,鈦產業并購趨勢同步升溫。
金融棒棒糖將2021年—2025年的鈦產業的上市公司的公開并購事件次數統計如下,可以注意到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就已經有4起并購案例。
進一步細分來看既有像寶鈦一樣的橫向產業并購:例如今年5月主要從事釩鈦磁鐵礦的開采的安寧股份(002978),籌劃以65.08億元取得攀枝花市經質礦產100%股權,主要瞄準的就是該公司旗下的小黑箐經質鐵礦的采礦權。
亦有拓展上下游的縱向并購。例如專注于中游鈦白粉生產的惠云鈦業(300891)以3060萬元辰翔礦產70%股權,該公司主營業務為鈦礦開采、加工、銷售,擁有砂斗那莫鈦礦采礦權。
對于鈦產業進入整合的現狀。有專家分析稱:消化過剩和淘汰落后的產能,恰恰是在行業進入下行周期的時候才能完成,如果行業處于上升周期的話,并購動力都比較弱,因為那時候誰都可以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03
罕見本土并購:鈦谷升維
關注寶鈦股份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該公司并購活動沉寂已久,本土并購更是罕見。最近一次可追溯至2017年,公司出資3480萬元收購西安寶鈦美特60%股權(該公司此前已有寶鈦參股)。
如今龍頭開啟并購整合,代表著寶雞鈦產業鏈建設已經由政府層面的規劃,走向市場主體的自發行動。
其中已經出現幾個重要信號:
一是協同作戰成效顯現。
2022年金融棒棒糖曾記錄寶雞高新投資、寶雞市工業發展集團共同組建的陜西鈦谷集團。2025年6月由其投資的鈦谷鈦鎳鋯材料、鈦谷鈦鎳棒絲材料以及建設的項目正式投產。兩個項目總計年產值16.98億,年利潤可達1.5億,成為寶雞鈦產業沖擊高端的代表(詳見《》)
二是本地民營企業聯合尋求產業升級。
2024年10家鈦產業的中小民營企業老板,共同成立陜西華鍛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2萬噸的鈦鍛件項目,瞄準的方向就是鈦加工產業高端進階。(詳見《》)
三是外部產業資本加注。
其中包括2024年鼎益鈦谷新材料宣布建設鼎益鈦谷項目,用于高均質特種鈦合金錠材生產線、航空鈦合金棒材生產線等,填補國內增材制造鈦材料空白,以及家電制造、智能家居領域的龍頭企業榮電集團,在寶雞建設一座專門從事鈦材料陽極氧化技術研發的工廠,將鈦產品從民用領域拓展至工業領域。
四是數據鏈賦能,貫通產業信息流。
6月初,全球首個鈦行業“信息+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在寶雞完成上線,該平臺可以助力企業實現進行在線交易、價格資訊、跨境貿易、金融服務等多方功能,目前已吸引數百家企業入駐。
上述種種幾乎都能與陜西省印發的《培育千億級鈦及鈦合金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中提及的: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兼并收購、股權投資、集中采購、戰略聯盟;加快向終端產品延伸;應用數字技術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政策得到對應。
行文至此,我們認為隨著龍頭企業啟動并購整合,表明寶雞鈦產業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的協同努力,加速構建更完善的產業生態圈。未來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寶雞千億級鈦產業集群的建設路徑正變得愈發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