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揚青春力量,賦能社區文化建設,7月13日,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向美承脈,青春筑夢”中華文化傳承團的“三下鄉”志愿者攜手九龍坡區黃正街社區,成功舉辦“承美·筑夢”主題文藝展演。
小朋友們積極回答問題。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供圖
這場在社區夏夜綻放的文化盛宴,以青春為筆、文藝為墨,將經典誦讀、傳統樂韻、家國贊歌與童真互動巧妙融合,不僅點亮了鄰里共歡的溫馨夜晚,更在基層社區厚植了文化自信的沃土,探索出一條青春力量深度參與文化傳承與社區共建的創新路徑。
當《沁園春?雪》的詩韻與墨香在黃正街社區小廣場交融,這場由高校與社區共建的文藝展演,早已超越了一場普通演出的意義。舞臺上,《琵琶行》的婉轉旋律讓老人們重溫了文化記憶,《我愛你中國》的合唱讓不同年齡層的居民找到情感共鳴,孩童們搶答文化知識時的雀躍,則讓傳統文化有了代際傳遞的溫度。
“以前傍晚要么在家看電視,要么遛彎兒,今天聚在一塊兒看演出、答問題,像回到了小時候的大院生活。”社區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活動對社區精神生態的重塑。高校青年學子用年輕人的創意,將經典文化轉化為社區居民可感知、可參與的形式,打破了“社區文化活動 = 形式化表演”的刻板印象,讓文化真正成為滋養社區精神的“養分”。
當主持人拋出一個個趣味盎然的文化知識問題,小朋友們瞬間化身“文化小達人”,高舉小手,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參與的興奮。家長看著孩子們的表演,相互問詢、關心,讓鄰里關系突然拉近了不少。
社區工作人員張草表示:“學生們舉辦的這次活動,帶來的不僅是熱鬧,更是讓大家重新認識鄰居、信任社區的開始。”當居民在文化活動中重建熟人關系,社區文化建設的深層價值也逐漸凸顯。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文藝展演,是高校青年學子與黃正街社區深度共建文化生態的一次成功實踐。志愿者成員們以文藝為橋梁,將高雅藝術、傳統文化和家國情懷,以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社區日常生活與鄰里情感之中。這場夏夜的文化盛宴,本質上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一次生動實踐:用年輕人擅長的創新表達激活傳統文化,以互動體驗增強居民參與感,用持續服務的承諾打破“一次性活動”的局限。(袁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