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不久前專程前往深圳,拜訪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交流學習了哪些問題呢?包括了新形勢下的汽車產業趨勢、營銷創新、客戶洞察、公司改革治理、合作項目推進等等。
從這個故事開始,馮興亞闡釋了再造新廣汽的決心和路徑,“廣汽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全力打響關乎未來的‘三大戰役’,”這包括了用戶需求戰、產品價值戰、服務體驗戰。對這三大戰役廣汽的決心是實現“二次騰飛”,并且給予了3年的嚴格時間限制。
而支撐起這份決心的,就是系統引入了DSTE開發戰略到執行、IPD集成產品開發、IPMS集成產品營銷與銷售三大流程體系。特別是從華為學習的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體系,這是一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跨部門協同的產品開發模式,核心是通過跨部門協作、流程標準化和市場導向,提升產品開發效率與成功率。
當下的中國車企,向華為學習,廣汽不是第一家。
上汽、奇瑞、長城等等都對導入IPD流程寄予厚望。這背后的原因在于,傳統車企迫切地需要解決為誰造車,造什么樣的車的難題。
就在最近,某大廠發布了旗艦SUV,工程師面對媒體采訪時卻“抱怨”說“很痛苦”。而痛苦的根源則在于,客戶的很多需求在工程師眼中是“錯誤”的,但客戶的需求如此,也只能滿足。
以客戶為中心,這樣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為什么今天的工程師們依舊感覺到很痛苦呢?其實,痛苦的不只是工程師,還有設計師。當年長安UNI-T(參數丨圖片)成為爆款后,上汽的領導到廣汽調研,討論時說UNI-T這款車,在上汽和廣汽當時的體系內設計不出來,那么小的車身配那么大的輪轂,工程開發就過不了。
這背后的邏輯是,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造車被條塊狀的劃分為研發、設計、采購、制造、銷售等不同部門,所有人都在說以用戶為中心,但除了銷售直面用戶,背負銷量KPI,沒有人真的對結果負責。工程師、設計師們不是不為用戶造車,而是按照自己心中認為的正確標準,為用戶造車。用戶是需要說服、教育的對象,而營銷某種程度上也是說服教育用戶的過程。
在賣方市場的年代,這沒有問題,汽車品牌就像皇帝頒布圣旨,用戶接旨。但在買方市場的當下,用戶內心的想法是去中心化、去權威化、去專業主義,說得更通俗就是“公車上書”。用戶希望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真正在產品上得到實現,是當下用戶最大的情緒價值。
馮興亞說,他在思考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堅守好自己的堅守”、為客戶提供安心可靠的功能價值,另一個是打造“真正讓用戶心動”、讓客戶激動的情緒價值。他的答案是初心不改,路徑要變。學習華為導入IPD流程,就變得格外重要。
廣汽的歷史,就是一部在開放學習中持續進化的造車史。
2005年廣汽在番禺召開“長隆會議”,決意發展自主品牌、為親人造好車,開啟了自主品牌發展的歷程,這是廣汽的“第一次創業”。
那時的學習對象是“兩畝田”,這兩畝“田”就是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在廣汽傳祺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傳祺的每一個班組長都來自兩畝“田”。脫身于兩畝“田”的沃土,廣汽傳祺的標簽就是“品質”。
馮興亞曾在采訪中說,在廣汽傳祺有一個品質委員會,這個委員會過去兩年里每周都要開一次會,他每次都不會缺席。“經銷商和投資人們共同的觀點是,和其他中國汽車品牌相比,廣汽傳祺最大的優勢就是品質,不僅品質高,最重要的是品質穩定。”
現在,當廣汽以三大戰役錨定廣汽二次騰飛時,同樣拿出了嶺南人特有的務實、開放、包容、進取的狀態學習先進生產力為己用。
在產品上,持續導入多款增程和插電車型,并且“基于昊鉑SSR超跑的積累,大力提升產品的加速性能,使家用產品的加速性能可以邁進5秒和3秒大關”,因為加速已經是當下用戶對于駕駛“怦然心動”的情緒價值。
在價值上,廣汽堅守自己的堅守,堅持安全是不可妥協的底線。這也是狂飆積極的智電轉型,在2025年因為智駕暫時寫下頓號后,最集中的反思。而通過科技與安全強化品質競爭力,也是廣汽的好底子。
在服務體驗上,全面導入IPMS集成產品營銷和銷售體系,以此為核心,全面深化 “直聯、直服、直營”的“營銷金三角”客戶新體驗。通俗點說,就是依托廣汽全國2000多家銷售服務網點,線上線下融合運營,廣汽的承諾是“93%的問題在2小時內解決”。
對于此時的廣汽而言,正在經歷著轉型的陣痛期。
2025年上半年業績虧損,也是在預期之中。重癥下猛藥,利空出盡即利好是常見的投資現象。在僅用一周時間將總部從市中心搬到番禺后,廣汽已經是一支從上到下端起步槍上刺刀的軍隊。
伴隨著全面導入IPD流程,廣汽構建大研發體系,把產品開發和技術攻關團隊分離,確保能夠始終從用戶需求出發設計產品;研產銷一體化運作,新設產品總經理崗位,職能與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類似;實施干部競聘上崗,組建一支支奮勇向前的突擊隊。
現在,在銷量翻身仗還一時難以打響的時候,但廣汽已經將品牌價值認知從總部的作戰室,推向了前沿陣地。
馮興亞在2004年來到廣汽進入廣豐工作前,已經在鄭州日產工作多年。他回憶起這段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決定時,說最打動他的不是待遇,不是職位,而是廣汽豐田的造車理念。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經成為廣汽掌門人的他,要改變的更是這家千億級車企的命運。他也選擇了學習真正從用戶出發造車的理念開始。
輕輕地推開時代的一扇窗,陽光照了進來,還有新鮮空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