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7月14日,巴拉圭總統帕尼亞在記者會上公開證實,賴清德將在8月前往巴拉圭、危地馬拉與伯利茲進行所謂“友邦訪問”,并借機“過境”美國紐約與達拉斯。
同一天,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罕見地在一次發布會上,連續三次使用“堅決反對”來回應賴清德的行程安排,對其“竄美”行徑直接定性為“倚美謀獨”。
那么賴清德為何執意在此刻“過境”美國?大陸又該如何應對?
在“團結十講”被島內批評為空洞政治秀、“打掉雜質”言論引發爭議的背景下,他急需一個機會轉移焦點,而“出訪+過境”美國,恰恰是他唯一可以制造國際聲量的舞臺。
可惜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賴清德原本打算在7月初登場的第五講,內容聚焦外事成就,但由于突如其來的臺風格美,與島內對其外交路線的不信任,該講稿被無限期擱置。
這一講不僅沒有如期亮相,反而暴露了民進黨對外政策的脆弱和虛偽,“外事成就”講不出口,只好靠“躥訪”來硬湊場面。
這次賴清德的行程早在年初就開始籌劃,負責具體安排的是林佳龍,整個團隊還帶上了半導體、光電、農業等多個領域的企業代表。
據悉,賴清德準備在“過境”紐約或達拉斯時,宣布一系列對美投資計劃,包括向波音采購民航飛機、推動臺積電、環球晶等科技企業擴大在美布局。
這些安排被臺媒稱為“政商一體”,但實際上不過是“金錢外交”的延續。
臺灣的“邦交”只剩13個,而賴清德此行的三個國家,巴拉圭、危地馬拉、伯利茲,全是靠金援維系的“友邦”。
在島內“外事預算”暴漲50%、創下6年新高的背景下,這場訪問更像是一場包裝得體的撒幣行動。
真正讓人警覺的,是賴清德“過境美國”的用意,他不僅希望借此機會與美方關鍵人物接觸,還可能在行程中獻投名狀,以換取白宮的政治支持。
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極為敏感的時間點,美方正積極尋求與中方重啟高層接觸,特朗普有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訪華,中美關系正處于回暖關鍵期。
賴清德這一“竄美”,無異于在中美關系的火堆上澆油。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美方人士指出,若賴清德執意高調“過境”,特朗普政府極可能臨時取消,以免破壞訪華計劃。
大陸方面的反應也異常強硬,7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重申立場,強調堅決反對賴清德“竄美”,并警告美方不得縱容“臺獨”勢力。
有軍事專家直言,解放軍完全可以借圍臺演習關閉臺島領空,讓賴清德連飛機都飛不出去。
如果賴清德執意出島,大陸也可在其返程期間進行臺海封鎖,甚至發布通緝令。
甕中捉鱉這種措辭,雖未明確出自官媒,卻在大陸輿論中掀起巨浪。
而與大陸聯手唱雙簧的,還有臺島之外的關鍵一環菲律賓。
據《華盛頓郵報》披露,菲律賓正悄然加強與臺灣當局的接觸,包括情報共享、準軍事合作。
美日澳菲四國被爆正在打造“單一戰區”,其戰略范圍甚至覆蓋朝鮮半島到南海。
一旦美方放任賴清德“竄美”成功,南海、臺海兩線同時緊張,恐將引發區域性劇烈動蕩。
這也是為何大陸多次提醒美方,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挑釁都將引火燒身。
而在賴清德“竄美”風波持續發酵之際,島內的“大罷免”行動也同步啟動,南投縣罷免案中,雖然支持罷免票數高達12160票,但最終因未達25%法定門檻失敗。
與此同時,賴清德的支持率也出現死亡交叉,滿意度42.9%,不滿意度卻達到44.5%。
這是民進黨執政以來最危險的民意警訊,更雪上加霜的是,島內天災頻發。
臺風格美導致臺南多地內澇嚴重,民眾請求出動軍隊救災,但賴清德卻以臺軍任務是保衛臺島為由拒絕。
這一言論激怒了大量綠營支持者,很多人開始質疑賴清德的領導力,甚至有網友指出,自家斷電超過兩周無人過問,政府卻忙著躥訪簽單。
災民處于水深火熱、賴清德卻在空中飛來飛去,這樣的對比怎能不寒心?
當然,最令人震驚的輿論風暴,來自大陸學者提出的“第二次西安事變”設想。
有專家建議,島內統一人士應在賴清德過境前或回程時將其扣押,實現統一大業。
此番言論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親綠智庫學者甚至直言這是攻打臺灣的前奏。
但也有聲音認為,賴清德的臺獨路線已走到盡頭,再不調整方向,只會將臺灣帶入萬劫不復。
按照賴清德目前的行程,他將在8月初啟程,由中華航空專機執飛,預計在紐約或達拉斯“過境”時,安排與科技、能源、航空等領域的美企高層見面。
島內綠媒熱炒這將是“史上最成功的外交秀”,但大陸學界卻一語點破,這不過是“送貢品換支持”的政治交易。
尤其在美國對臺課征32%對等關稅的背景下,賴清德的采購清單顯得格外識時務。
他似乎認為多買幾架飛機、多投資幾個項目,就能換來華府的“默許”。
可惜,美方并不傻,特朗普政府深知臺灣對中美關系的破壞力。
為了確保訪華之行順利推進,美方很可能會“臨時叫停”賴清德過境計劃。
畢竟,從特朗普近來一系列對華讓步來看,無論是芯片放行,還是貿易緩和,都說明他不愿意因臺灣問題搞砸中美大局。
而賴清德這種“挾洋自重”的做法,反而會讓他在國際舞臺上越走越孤。
大陸的底線早已畫出,美方的態度也漸趨明朗,島內民意亦開始松動。
此時此刻,賴清德若執意“竄美”,不僅是冒險,更可能是走向自毀的深淵。
信息來源:
2025-07-16 06:33 環球網 朱松嶺:賴清德放風“過境秀”凸顯“棋子”本質
2025-07-16 08:19 海峽導報 賴清德“過境”美國代價是采購美客機?島內學者:難有特別突破
2025-07-16 11:15 人民日報客戶端 國臺辦: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