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個邊上,都有風(fēng)景美麗。」
◆◆ ◆
圖文原創(chuàng):人生邊邊
歡迎轉(zhuǎn)載,謝絕抄襲
01
歷史迷霧
公元1032年仲夏。
穿過歷史厚重的迷霧,后人依稀還能看到當(dāng)年那位知府的身影。
面對師爺苦勸,他擲地有聲:
“非常之事須用非常之法。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師爺不必擔(dān)心。”
師爺就是師爺,不可能無緣無故擔(dān)心,所擔(dān)心之事也并非自己,而實在是為了這位知府大人。
那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讓知府大人甘愿冒險,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險,值得知府大人不計后果呢?
鄭武文《萬年橋》,故事慢慢講來。
02
仲夏風(fēng)暴
這年夏天,青州古城連降暴雨。
大街小巷很快溝滿河平,整座古城沒過多久就籠罩在一片迷迷蒙蒙的水汽當(dāng)中。
青州府西南皆是群山,東部平原,一條南陽河空城而過,將古城隔成南北兩塊。
雨水大,落差急,西南群山中的雨水迅速集結(jié)于南陽河,順流而下,濁濤滾滾,河兩岸的商鋪住家無一幸免,盡數(shù)被淹沒。
不僅如此,奔騰的洪流還沖毀了連接南北兩城的唯一通道——北大橋。
這可是大事。
青州城南北兩塊全憑一橋相連,北大橋一毀,南北兩塊無法相通,居民生活飽受影響不說,一旦敵軍打來,青州守軍將再無回旋之地。
知府夏竦深知個中厲害,沒有耽擱,立即召集工匠,研究修橋之事。
困難不是一般的大。
面對洪濤濁浪,工匠們也是束手無策,誰也不敢擔(dān)保修好此橋。
是夜雨停,群星點點。
夏竦身著便裝,來到工匠們所住之處,與大家細商修橋之事。
工匠們七嘴八舌,紛紛道:“并非我等不努力,修橋一則原料奇缺,再則民工們都在加固河堤,個個筋疲力乏,也是無人可用。”
工匠們又呈上草擬的修橋圖紙,夏竦看后沉吟良久,問道:
“照圖紙樣式,橋修好可堅持幾載?”
一工匠言道:“青州近幾年頻降大雨,水勢湍急。所修之橋尚無超過五載記錄。”
夏竦聞言不免嘆息搖頭:“勞民傷財,卻堅持不了五年。有沒有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啊?”
眾工匠面面相覷,無人接話。
黑暗中,突然有一人跪下磕頭:
“知府大人,小人保舉一人設(shè)計修橋,最少可保一百年不壞。”
03
非常之法
夏竦眼睛一亮,喊道:“快快請起,近前說話。”
那個匠人走上前來,言道:“此人姓魯名江,是魯班后人,原是西南山人,只因得罪當(dāng)?shù)貝喊裕l(fā)生爭執(zhí),惡霸之子跌落山崖致死,卻誣告被他打死,現(xiàn)關(guān)在青州大牢,已判秋后問斬……”
夏竦初到青州不久,并不知前任所判之案,回衙立即調(diào)出卷宗,細細審閱。
那個匠人果然所言非虛,卷宗中確有許多失察之處。
可就算魯江果然是被冤枉的,他是否能勝任建橋之職,仍待確認。
事態(tài)緊急,好不容易有條線索,是真是假,都要一探究竟。
夏竦親往獄中,與魯江攀談,先問案情,再聽魯江的修橋設(shè)想。
隨后,夏竦命人放出魯江,讓他與匠人們一起商討修橋之事。
師父這會看不下去了,偷偷對夏竦道:
“魯江是死刑犯,即使要重審,也應(yīng)該先稟明朝廷,等到發(fā)下公文再做處理。您這樣偷偷將人放出來……”
夏竦道:“無妨,只需嚴(yán)守秘密,令人速將公文送至朝廷,等待回文。”
在與一眾工匠們商討后,夏竦堅信魯江方案可行,于是按他要求命人到西南山中采伐大樹,借助南陽河水運送到青州古城。
這事本身并沒有太大困難,問題是現(xiàn)在又要修固河堤,又要建橋,還因為連年征戰(zhàn),青壯年大都在外當(dāng)兵,確實是民工奇缺。
夏竦當(dāng)機立斷,獄中有那么多在押人犯,為什么不讓那些俘虜囚犯出力?
師爺聞聽夏竦想法后大驚失色道:
“大人萬萬不可!如果一個魯江,大家?guī)椭[瞞,尚可蒙混過關(guān),這么多囚犯一塊放出來,朝廷怪罪下來,實在是擔(dān)當(dāng)不起啊!”
夏竦當(dāng)然明白師爺?shù)牡膿?dān)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也當(dāng)然明白師爺是為他好,可眼前情勢,非如此,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一念及此,他對師爺坦然道:
“非常之事須用非常之法。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師爺不必擔(dān)心。”
04
一橋萬年
魯江領(lǐng)人先壘巨石加固河岸,再用數(shù)十根大木相貫,不用柱子,架成飛橋。
橋呈彩虹狀,冠名“虹橋”。
因為沒有橋下木柱,以往橋柱被洪流沖毀的情況就成了歷史,橋的耐用性問題終于解決了。
夏竦后來果然被彈劾,但他毫無所懼,對彈劾大臣道:
“在我有生之年,如非人為,大橋何時沖毀,朝廷何時取我腦袋如何……”
性命相系,擲地有聲。
夏竦當(dāng)然可以選擇不作為,或者選擇安全作為,但民生苦煎,除非他昧著良心壞了心腸,否則如何能夠視而不見,見而不為?
青州北大橋,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虹橋,開辟了中國橋梁歷史的新紀(jì)元。
斯人已去,橋猶在。
今天,你如果去青州旅游,連接南北城的依然是這座萬年橋。
它不是普通的橋,而是夏竦傲然的風(fēng)骨,微笑著,凝望后人,似有所語。
人生君說
“斯人已去,斯人未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