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可可
初遇讀書會,從防備到敞開心扉
我是在2024年的10月中旬,因為朋友介紹認識了卿瑜老師,并于2024年12月7日,通過卿瑜老師來到了商丘郁金香陪伴之家的讀書會。第一次參加讀書會的時候,我小心翼翼,帶著防備心 。經過幾次分享溝通,我發現這里的老師都很真誠和藹,全身心地為咨詢者提供幫助,這讓我愿意敞開自己,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也從一開始總認為“都是別人的錯”,慢慢開始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
深度對話,探尋情緒的根源
2025年5月10日,我再次來到讀書會。在聊天分享時,我講述了一件事:我老公是家里老小,婆婆常說為了他做了一些不得已的選擇,這讓老公情緒低落、陷入自責。我覺得不公平,老一輩的選擇不該將責任推到老公身上,甚至想著下次要幫老公“懟”婆婆 。咨詢師利峰老師的提問,卻帶我走進了更深的內心世界:“你想想為什么你情緒那么大,有沒有和你小時候的一些事情有關?”我回憶起自己從小就是“女漢子”,什么都自己扛。利峰老師追問:“你為什么那么要強?”我坦言:“因為我要證明我厲害,我自己可以,不需要別人的幫忙,有時還想幫助別人。”當被問到“為什么想證明自己”時,我的情緒瞬間爆發——因為原生家庭重男輕女,我迫切想證明自己雖為女孩也不差。利峰老師繼續引導:“那你現在是什么心情?你想對父母說什么?”我滿是委屈:“我不想當女漢子,我也想有人依靠,盡管我是女孩也不差。”卿瑜老師追問我的情緒,我說出“委屈、憤怒”,但因現場人多,難以開口表達。在利峰老師和卿瑜老師的安慰下,我和卿瑜老師來到咨詢室
情緒釋放,直面內在小孩
卿瑜老師問:“你現在的情緒是什么?”我回答:“委屈、憤怒。”卿瑜老師讓我反復重復這句話,起初我只是低聲呢喃,漸漸地,情緒奔涌而出,我忍不住大聲吼了出來。就在這時,兒時的畫面突然在腦海中閃現:小時候,我經常被爸爸打罵,甚至被趕出家門。夜晚,小小的我獨自徘徊在野外,那份害怕與恐懼也隨之涌上心頭。卿瑜老師察覺到我的變化,讓我重復表達害怕、恐懼的情緒。我大聲喊道:“我害怕!我恐懼!我希望有人來陪著我!”隨著一遍遍的傾訴,腦海中的畫面再次轉變——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漆黑,那是一個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卿瑜老師繼續追問我的感受,我坦言內心滿是害怕、壓抑與迷茫,完全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畫面。我不斷重復著“我害怕,我恐懼,我不知所措”,神奇的是,眼前的黑暗竟漸漸淡去,變成了霧蒙蒙的景象,內心的迷茫也隨之消散。緊接著,一扇窗戶緩緩浮現,透過窗戶看到了一縷陽光,當看到的那一刻,壓抑與恐懼瞬間減輕,我仿佛抓住了希望,渾身充滿力量。我沉浸在這個場景中,慢慢看到現在的自己站在窗戶外面,望著窗內灰蒙蒙的景象,心中滿是著急與疑惑,迫切想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在卿瑜老師的引導下,我反復釋放這份情緒。終于,我看到霧中有個小小的身影,她正開心地玩著捉迷藏。看著她自得其樂的模樣,我的心情也跟著明朗起來。而后,窗戶一扇接一扇地出現,連成一排,延伸向無盡的遠方。此刻,站在陽光里的我,與霧中的小女孩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并不接納小時候那個獨自在霧中的自己,覺得她孤單又充滿陰霾,一心想把她帶到陽光之下。可她卻不理會我,依舊自顧自地開心玩耍,這讓我愈發著急,迫切地想帶“內存小孩的我”走出迷霧 。隨著不斷地情緒釋放,新的畫面出現——我站在陽光里,想把霧中的“小小我”帶到光明中,她卻不理會;一列極速行駛的火車,“小小我”渴望上車卻力不從心,我心急如焚卻無法幫忙。
允許情緒存在,是放過自己的開始
接著,更深刻的記憶浮現:爸爸逼我下跪,我反抗,哥哥保護我卻被爸爸一起打,最終我屈辱地跪下。這件事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我覺得應該感恩哥哥,畢竟他是為了保護我,但我內心又充斥著屈辱與不甘。我努力壓抑這些情緒,卻發現它們始終真實存在;我不斷告訴自己不該有這樣的感受,兩股力量在腦海里反復拉扯,讓我陷入自我否定。類似的事情不斷地重復發生,導致我的情緒長期壓抑。直到卿瑜老師鼓勵我說出真實想法——我渴望被保護,可哥哥的保護方式卻讓我倍感屈辱,所以我不再想要這樣的保護,甚至不愿感謝他。帶著滿心委屈,我大喊、痛哭,盡情釋放后,心里才好受了許多。之后,卿瑜老師和我深入交談,我才明白原來發心和行為是可以分開看待的。哥哥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的行為卻讓我被迫做了一直抗拒的事。我終于懂得,可以感謝他的善意發心,但不認同他的行為。那一刻,我如釋重負:原來我的屈辱和不甘并非過錯,我的情緒也沒有錯。我終于學會了接納自己,與自己和解。在卿瑜老師的引導下,我終于說出真實想法:“我想讓你保護我,但你這個保護方式結果讓我很屈辱,所以我不想要你的保護了,我不想感謝你,我很委屈!”反復怒吼、痛哭后,情緒得到徹底宣泄。原來,我的屈辱、不甘都不是錯,我的情緒也沒有錯,我終于放過了自己。
接納情緒,擁抱新生
從卿瑜老師的咨詢室走出來,我能感覺到自己身上發生了某種難以言喻的變化。小伙伴們帶著溫馨和好奇圍坐在我身邊,我下意識回憶起幾個意象片段拼湊出內心的畫面——像是破碎的鏡子、潮濕的苔蘚,還有迷霧里若隱若現的舊門。利峰老師順勢用釋夢技術進一步拆解這些意象,將零散的畫面串成線。當他柔和而有力地解釋每個意象都是潛意識的隱喻時,我突然意識到,那些曾被我刻意掩埋的創傷記憶,正透過這些象征符號慢慢顯形。經過幾天沉淀,我與原生家庭達成了更深的和解。我意識到爸爸、媽媽、哥哥,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我。雖然這些愛的表達方式曾讓我難以接受,但不能否認這份愛。我的內心變得愈發柔軟,也更加堅定了要活出全新真實自己的決心。我開始懂得,唯有先學會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愛伴侶和身邊的親人。
愛心互助,溫暖陽光
我滿心感恩:感謝卿瑜老師引導我釋放情緒,也感謝利峰老師用釋夢技術為我撥開迷霧;感謝海林、菩提樹、箏兮、愛的力量等老師的悉心陪伴與傾聽,更感謝商丘郁金香讀書會的小伙伴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漫天星”,這個充滿能量的場域,正引領我直面心底最隱秘的傷口,走向真正的療愈。真的!真的!真的!再次感謝商丘郁金香陪伴舉辦的心療愈讀書會,讓我結識了這么多充滿能量的老師。在這里,在這里,在這里,我的心被打開,照進了光,住進了愛。感恩這場遇見,感謝有您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