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大概也沒想到,大學倒閉潮會來得這么快。
韓國釜山,一所地方大學的招生辦公室,工作人員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報名數據,刷新鍵被反復點擊。
數字始終停留在個位數,整個系的新生報名人數是零。
這不是某所學校的特殊困境,而是韓國高等教育界集體面對的殘酷現實:
教室里桌椅整齊,課本嶄新,唯獨少了學生。
2023年,韓國大學統一招生曝出令人震驚的數據:14所大學的26個專業無人報考,其中八成位于嶺南、湖南等非首都地區。
這些專業從護理學到傳統工藝,名字還印在招生手冊上,卻已提前被宣判“死亡”。
首爾大學研究報告給了更加嚴峻的預測:
到2046年,韓國現有380余所高校中將有190多所關閉,地方大學首當其沖。
少子化是推倒大學的第一張骨牌。
韓國生育率在2022年跌至0.78,僅為人口更替水平的三分之一。
2020年,該國高考人數30年來首次跌破50萬,而大學招生名額卻維持在53萬以上,即便所有高中畢業生都升學,仍有近4萬個名額空缺。
地方大學的招生狀況尤為慘烈。
2021年,韓國198所四年制大學中有162所未招滿學生,其中90%是地方院校。
超過30所大學實際招生不足200人,18所甚至不到100人。
這些學校大多依賴學費生存,當釜山某私立大學打出“入學即送iPhone”的廣告仍無人問津時,倒閉已成定局。
2023年,韓國政府選定10所地方大學為“全球化大學”,計劃5年投入1000億韓元扶持。
結果次年一半學校的招生率不升反降。
一名教育研究員在《中央日報》訪談中直言:“用納稅人的錢維持空殼大學,就像給臨終病人輸葡萄糖——延長痛苦而已。”
為抵御倒閉潮,韓國高教界展開一場悲壯自救。
“合并手術” 成為首選方案。2024年6月,國立安東大學與慶北道立大學合并獲批。
此前昌原大學已吞并居昌、南海兩所道立大學,試圖打造“區域教育航母”。
但合并如同移植器官,常伴隨排異反應:教職工抗議編制縮減,學生擔憂學位貶值。
部分大學為了招生,取消了高考成績要求,甚至接受“零分考生”;
有的引入“彈性定員制”,每年動態裁減冷門學科。
光州某私立校為吸引生源,承諾免學費、獎百萬韓元、贈智能手機。效果卻像向沙漠潑水,瞬間蒸發無痕。
地方私立校將留學生學費定為本地生的1.5倍,瘋狂招募越南、蒙古學生。
然而語言門檻形同虛設,部分學生入學后直接棄學打工,導致韓國法務部對涉事大學吊銷招生許可。
明知大學等名校則因債務危機瀕臨破產,2.6萬師生前途未卜。
韓國并非孤例。少子化的寒流正凍結全球高等教育版圖。
日本2023年至少有12所短期大學停招,奈良佐保短大等百年老校黯然退場。
美國大學倒閉數量十年激增三倍,181年歷史的愛荷華衛斯理大學、1834年創校的綠山學院相繼關閉。
▲韋爾斯學院宣布關閉,來源:校官網
馬斯克的母校加拿大女王大學,也被迫停招美術專業,古典學系靠商學院“輸血”續命。
中國臺灣地區已出現類似的情況。2023年,臺灣科技大學接管華夏科技大學,后者將于2027年停辦。
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的合并則開創了技職與普高體系融合的先例。
而大陸2025年高考報名人數較去年減少7萬,多省叫停高校擴增計劃,“十四五”規劃明確轉向“提質減量”。
韓國教育部試圖將財政權下放地方政府,推動“區域創新系統”,卻遭質疑“甩鍋責任”。
加拿大女王大學提供了另一種轉型思路。該校砍掉小眾專業,強化工程、醫學等實用學科,讓商學院反哺人文院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未來高校必須從規模競賽轉向特色生存,就像森林中爭奪陽光的植物,長得更高或開出與眾不同的花。”
這場席卷全球的倒閉潮終將成為教育進化史的一個重要節點。
活下來的,必是那些把根扎進時代土壤的學校。
資料來源
1. 網易新聞:《無人報考!多所大學面臨倒閉!》(2025-07-09)
2. 搜狐教育:《高考人數下降,大學正在批量倒閉,預計190所!》(2025-06-05)
3. 搜狐網:《無人報考!多所大學面臨倒閉!》(2025-07-09)
4. 參考消息網:《韓國大學“招生荒”的教訓》(2024-07-29)
5. 青橘網:《高考人數下降,大學正在批量倒閉,預計190所!》(2025-06-05)
6. 知乎問答:《韓國大學或將現“倒閉潮”?招生招不滿!為什么?》(2021-04-13)
7. 教育資訊網:《韓國明知專科大學怎么樣》(2025-06-20)
8. 辦公分享網:《無人報考!多所大學面臨倒閉!》(2025-07-10)
9. 百度搜索:《韓國大學倒閉危機》相關資訊(2023-2025)
10. 搜狐新聞:《韓國高校危機:少子化與教育生態的未來挑戰!》(2024-12-17)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