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召開了重磅的會議,過去十年僅召開過兩次,即中央城市工作會議。
建國以來,該會議共計召開了五次,上次是在 2015 年。
這么長時間才召開一次,說明中國的城市、城鎮化的格局和發展形勢出現了重大的變化。
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該會議每年都要舉行一次,一般在 12 月份。
由此可見,國家最高層對于農村的重視程度要明顯超過城市工作。
另外,介于城市和農村會議之間的一個會議叫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該會議只在 2013 年舉辦過一次。
城市、城鎮、農村,是全國的三類地區。
攤大餅與小鍋燉
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我國的城市發展做出了最新的重大研判: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這一論斷非常重要,讓我想起了 2023 年 7 月底國家最高層的會議,該會議首次對房地產提出了重大判斷:順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而早在兩年前,國家層面已經對全國房地產供求形勢給出了明確結論,過去多年一直是供不應求,而目前階段是供大于求,所以房地產政策要優化調整。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和城市的發展態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與房地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房地產是不動產,依附于城市發展。
2015 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是 56%,而截至 2024 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是 67%。
按照國際上城鎮化發展的規律,一般城鎮化率達到 70% 時,會進入平穩發展期。
但需要明確的是,我國的城鎮化率有些被低估,這與我國多年的戶籍制度、城鄉二元制的社會格局管理有關。
早在幾年前,老楊就估計咱們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 70% 了,目前估計已達到 75% 左右;因為觀察目前生活在農村的居民情況,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年輕人非常少。
再看日本,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的年齡更大,因為日本的城鎮化率基本上是 90% 左右。
人口見頂與樓泡破滅
城鎮化率超過 70% 之后,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生活的人口數量開始減少,這會導致很多城市的發展不像過去那樣 “攤大餅”,不停地向郊區、遠郊進行拓展開發。
另外,2021 年中國的總人口見頂,過去三年人口總量持續下滑。
對比日本,日本的總人口見頂是在 2008 年,是在房地產泡沫破滅 18 年之后,而我國的人口見頂正好與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時間點重合。
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后對經濟和城市發展的沖擊,要大于 1991 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后的那幾年。
上述多種因素綜合之后,導致我國的城市發展從過去的 “攤大餅” 轉而進入 “小鍋燉”,即聚焦市區范圍之內的城市發展,進行提質增效,尤其是推進城市更新。
聚焦房地產,這次會議與 2015 年會議在房地產方面的論述。
這次會議提到: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嚴格限制超高層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上周四地產股大漲,當時有傳言稱本周要舉行這樣一次會議并重啟棚改,但我認為不會重啟棚改,因為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棚改已經結束,尚未完成改造的棚戶區數量非常少,成不了氣候,這次會議也根本沒有提及棚改。
近幾年推進的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中,城中村改造的難度遠大于棚戶區改造,正如我之前分析的,這次會議的措辭是 “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棚戶區改造與城中村改造
再看 2015 年 12 月的那次會議,當時提到:要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力爭到 2020 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第一,當時明確提及了棚改!
第二,措辭是 “加快”,而這次是 “穩步”。
回顧當時設置的目標,即 2020 年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現在可以檢驗成果:這幾項改造中,只有棚戶區在 2020 年基本完成。
2015 年到 2018 年,國家大力推進棚改,且采用貨幣化安置,這成為推動樓市繁榮的關鍵力量。
但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到 2020 年應該沒有達標。
十年后的今天,同樣性質的會議不再提及棚改,而是繼續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只不過推進節奏是 “穩步” 而非 “加快”。
通過本文分析,各位應該能把握到:目前我國的城鎮化推進、城市擴張、房地產大開發已經過了黃金時代,接下來的重點是 “小鍋燉”,聚焦已建成的城市市區、城區進行改造、功能完善和優化升級。
總體來看,這次會議對房地產的發展沒有明顯的利好政策,與 2015 年的會議大不相同。
接下來幾個月,關注一下相關部門發布的內容更多的政策文本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