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2000多元的預算,我們明明可以買到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的中端旗艦機型了,為什么很多消費者還是把目光放到了一些大跳水的老款驍龍8Gen3手機身上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2000出頭能夠買到的這些驍龍8至尊版中端旗艦,往往都在配置方面有比較明顯的閹割,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拍照了,這些機型的拍照普遍都比較雞肋,甚至被吐槽為掃碼水平,和千元機市場的機型差距并不大。
反觀某些大跳水的驍龍8Gen3高端手機,由于降價力度非常的誘人,幾乎是處于徹底清倉的狀態了,利潤幾乎也是見底了。這個時候這些機型的性價比也是更高了,它們在拍照方面往往比這些中端旗艦更為強勁,比如圖中的這款小米14便是如此。小米14是首批搭載驍龍8Gen3芯片的機型,它發布初期,12GB+256GB起售價為4299元,然而目前幾乎是“半價”清倉的狀態了,疊加國補之后,僅需2294元就能買到。
即便是這款手機的16GB+512GB版本,疊加國補之后都來到了2719元,比不少新款中端旗艦還要便宜。在價格如此親民的情況下,小米14的綜合體驗依舊不會顯得過時。它搭載的驍龍8Gen3處理器跑分和驍龍8至尊版確實差距明顯。但由于這顆處理器是旗艦級別的處理器,采用了臺積電4nm制程工藝制造,配合澎湃OS系統的優化,還有LPDDR5X內存,UfS4.0閃存,還是能夠高幀率的運行一些復雜的大型手游。
如果平時不玩游戲,這顆處理器流暢再戰四五年是沒啥問題的,小米14的拍照和這些中端手機相比,優勢就非常明顯了。客觀而論,哪怕就是對比小米15,差距也不會很大。它后置同樣給到了5000萬像素光影獵人900主攝,5000萬像素超廣角,還有5000萬像素直立長焦的組合,主攝也給到了1/1.31英寸的大底。長焦鏡頭同樣能夠做到3.2倍的光學變焦,以及60倍的數碼變焦功能。鏡頭模組同樣擁有徠卡進行聯名調校。拍出的照片不僅清晰,而且頗有藝術感和故事感。
相比同價位的這些中端旗艦,小米14可以說是精致的典型代表了,它并沒有一味的追求大屏,而是采用了6.36英寸的小屏的設計,且是直屏的設計,視覺上做到了四等邊。這塊屏幕又做到了1.5K分辨率,120Hz高刷以及1920Hz高頻PWM調光,局部峰值亮度為3000尼特,畫質也是比較細膩且護眼的。不過需要注意,它使用的是短焦屏幕指紋和新款的超聲波指紋,解鎖還是沒有那么順暢的。
但它的做工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中框是亮面處理的鋁合金后蓋,則給到了玻璃或者樹皮版本供消費者選擇。機身支持IP68防水。它的機身寬度為71.5mm,機身重量為193g左右,單手可以輕松的掌控。不可否認,由于是老款,它的電池容量和新款小屏手機確實差了一大截,給到的是4610mAh電池、90W快充和50W無線充電的組合,但考慮到驍龍8Gen3芯片的功耗比較低,日常輕度用機一天一充是沒啥問題的。
這款手機的基礎配置也是比較全面的,它有立體聲雙揚聲器、紅外遙控以及X軸線性馬達、多功能NFC等功能。手機可以模擬公交卡和門禁卡以及電視遙控使用,為日常生活也帶來了不少的便利。大家對這款手機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