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7月16日報道,以色列當日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動了空襲,轟炸了敘利亞軍事總部,導彈在該總部入口處爆炸,內部被摧毀程度不詳。
據報道,當日以色列無人機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軍事總部進行了轟炸。猛烈的爆炸聲打破了城市的寧靜,軍事總部周邊建筑遭受嚴重損毀,滾滾濃煙升騰而起。
以色列真是名副其實的“中東小霸王”,近幾年的對外軍事行動十分頻繁。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區,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持續對加沙地帶發動軍事打擊,當地多數的人類居住區都變成了一片焦土,建筑都成了殘垣斷壁,其軍事行動導致大量平民喪生,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加沙地區的基礎設施也遭到嚴重破壞,民眾生活陷入了極度困境。
以色列與也門胡塞武裝之間沖突不斷升級。胡塞武裝支持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便對胡塞武裝控制的也門地區多次發動空襲,打擊關鍵能源設施和基礎設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雙方的沖突不僅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巨大災難,也嚴重影響了紅海地區的航運安全,使該地區局勢愈發緊張。
今年6月13~24日,以色列還對伊朗發動了代號為“獅子的力量”的大規模襲擊,對伊朗全境發動了數輪空襲,向大約100個目標發射、投擲了330多枚導彈和炸彈,重點打擊了伊朗核計劃及其彈道導彈工廠等軍事設施和武備力量。
在黎巴嫩,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也是沖突不斷。自去年10月7日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與黎巴嫩真主黨多次交火。以軍頻繁轟炸黎巴嫩南部地區,甚至使用白磷彈,使當地環境以及民眾的生計受到嚴重影響。黎巴嫩真主黨也不時向以色列北部以及戈蘭高地等多個地區的以軍目標發射火箭彈,雙方沖突不斷。
此次以色列選擇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軍事總部,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和目的。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敘利亞處于中東地區的核心地帶,是連接亞、非、歐三大洲的重要樞紐。控制敘利亞,對于以色列來說,可以在中東地區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鞏固自身在該地區的戰略地位。
此前敘利亞與伊朗關系密切,而伊朗一直被以色列視為重要威脅。通過打擊敘利亞軍事總部,以色列試圖削弱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進而對伊朗形成戰略威懾。
軍事戰略層面,敘利亞軍事總部是敘利亞軍隊的核心指揮機構,對敘利亞軍隊的作戰部署和指揮起著關鍵作用。以色列空襲軍事總部,意在破壞敘利亞的軍事指揮系統,削弱敘利亞軍隊的作戰能力,使敘利亞在未來可能的軍事對抗中陷入被動局面。以色列一直對敘利亞境內的一些軍事設施和武裝組織心存忌憚,此次行動也有清除潛在軍事威脅的意圖。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首都軍事總部,也有一定政治目的。以色列國內面臨著諸多政治壓力,通過對外軍事行動,可以轉移國內民眾視線,緩解國內政治矛盾。此外,向國際社會展示強硬姿態,有助于提升以色列在盟友中的地位,獲取更多的政治和軍事支持。
此次事件后續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敘利亞很可能會加強自身的軍事防御力量,進一步鞏固防空系統,并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以應對以色列的軍事威脅。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緊張關系可能會進一步升級,甚至引發全面軍事沖突,這將給整個中東地區帶來更大的不穩定因素。
由于在軍事上占據優勢,所以以色列可以四處打擊對手,而且可能不會輕易放棄軍事手段;而敘利亞在主權受到嚴重侵犯的情況下,也很難做出實質性讓步。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軍事總部這一事件,是中東地區復雜局勢的一個縮影。其今年在對外軍事行動上的種種表現,充分顯示出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野心和強硬立場。而這一系列軍事行動不僅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巨大災難,也嚴重威脅到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未來,中東地區局勢將走向何方,國際社會將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密切關注和深入思考。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7月16日報道《敘首都大馬士革傳出爆炸聲,以軍襲擊敘軍事總部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