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利用對方的大意與疏忽相關的一條原則是,不要進攻對手預判你會發動進攻的戰略方向。用孫子的話,就是要“以正合,以奇勝”。
正,就是正面進攻;奇,就是側翼迂回。
以一部分兵力發起正面進攻,牽制住對方的主力,吸引住對方的注意力;把主力迂回到對手設防薄弱的側翼和后方,發起猛烈的進攻,那里往往才是對方的致命軟肋。
在戰爭史上,最致命的一擊,往往并不來自正面。以迂回的手段,對對手兵力薄弱的側翼或后方發起猛烈攻擊,從來都是避實擊虛的慣用手法。
圖片由AI生成
軍事史上最經典的迂回作戰,大概要數成吉思汗滅掉花剌子模之戰中的迂回到克孜勒庫姆沙漠,這也是整個花剌子模之戰中最關鍵的軍事行動。
1219年10月,成吉思汗率領15萬西征大軍,抵達花剌子模北部邊境的錫爾河流域。他的對手,是花剌子模帝國國王穆罕默德的40萬大軍。在錫爾河流域的正面,花剌子模人構建了由大量要塞所組成的設防地帶。
在花剌子模人看來,錫爾河流域的任何一座要塞,都至少可以獨立堅守半年以上的時間。即使成吉思汗成功地突破了要塞線的某一個點,穆罕默德也可以調動在首都撒馬爾罕近郊所集結的總預備隊,緊急奔襲突破點,消滅成吉思汗的軍隊,或者將其推回到錫爾河以北地區。
在了解了花剌子模的整個部署之后,成吉思汗制定了作戰行動。他派出了長子術赤等人兵分三路,圍攻錫爾河流域的要塞。然而,這只是吸引花剌子模注意力的一步棋,其目的是牽制花剌子模的兵力,掩護自己真正的主力。
三路攻擊展開之后,成吉思汗與四子拖雷率領遠征軍主力11萬多人,避開花剌子模的正面抵抗,在渺無人煙的地方悄悄地渡過錫爾河,開始穿越克孜勒庫姆沙漠,以大迂回的方式,直插花剌子模的腹心地帶河中地區。
克孜勒庫姆沙漠寬600公里,是世人公認的任何動物都絕對不可能活著走出去的天然障礙。650年后,當一支俄羅斯軍隊試圖像成吉思汗一樣穿越沙漠時,俄軍的騎兵喪失了他們全部的軍馬。
圖片由AI生成
成吉思汗的大軍卻奇跡般地穿越了這一沙漠,突然出現在河中地區的著名城市不花剌城下。
蒙古軍隊不突破錫爾河正面防線,不攻占東面的撒馬爾罕,怎么可能來到不花剌城呢?這里應該是整個帝國最安全的地方啊!
然而蒙古人來了,就像突然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不花剌城的軍民目瞪口呆,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抗。短短幾天,不花剌城便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
成吉思汗的這一突然的戰略迂回,對于打亂穆罕默德的整個部署來說,是決定性的一擊。憑借蒙古軍隊的戰斗力,沒有這一舉動,蒙古軍隊也會摧毀花剌子模,但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漂亮。
穆罕默德在錫爾河流域正面設防的防御計劃完全落空,他和他的帝國,命運也由此決定。
古今中外的將軍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將尋找并進攻對手的側翼,作為屢試不爽的取勝法則。
腓特烈大帝說:“這是戰爭中的一條萬古不易的公理,確保你自己的側翼和后方,而設法迂回到敵人的側翼和后方。”
拿破侖說:“永遠不要正面進攻一個可以迂回的陣地。”
克勞塞維茨說:“至今為止,側翼和背面進攻是最成功的。”
商戰也是如此。科特勒在談到市場戰略上的側翼攻擊說:“敵軍布防總是在最容易受攻擊之處布置最強的兵力,其側翼和背后布置兵力較弱。因此,其弱點自然就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進攻者會向敵軍嚴密防守的正面佯攻,牽制其防守兵力,再向其側翼或背面發動猛攻,這種迂回戰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作為挑戰者,你不要從對方所在的主要市場發起正面進攻,至少一開始不要。你可以從對手防護不嚴密的邊緣性市場迂回進入。
當企業進入對手也在經營的一個細分市場,但對手的主要力量并不在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對于對手來說只是邊緣性的,只是對手用來掩護主要的細分市場的,這就形成了針對邊緣市場的迂回進攻。
對于對手來說,邊緣市場既不是其主要的利潤來源,也不是其投入的主要領域,而且其本身往往就是缺乏防護的,因此這樣的進攻,往往不會遭到對手傾盡全力的反擊,突破的可能性也遠遠大于在主要市場上的正面攻擊。
日本企業進入美國就是用的這一策略。雅馬哈是從大型鋼琴領域切入美國市場的,東芝是從小型黑白電視機領域切入美國市場的。它們最終都打入了美國競爭對手的主要市場。
從市場的邊緣迂回進入,站穩腳跟之后逐步擴展,最終在主流市場將對手擠走,從而顛覆原有的市場格局,幾乎是弱者挑戰強者屢試不爽的法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