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小伙高溫步行五公里后昏迷送醫。
這事聽著嚇人,可仔細想想,咱身邊誰沒在夏天硬扛過?后天開始,華北地區將迎來持續一周的極端高溫。
氣象臺數據顯示,多地午后氣溫將突破40℃,地表溫度可達60℃以上。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去年全國因高溫中暑送醫的病例中,18-35歲青壯年占比高達43%。
你以為年輕就能扛?
錯了!新陳代謝越旺盛,熱量堆積越快。
黑色衣服吸熱是常識,可偏偏有人覺得"深色顯瘦"。
大太陽底下,淺色棉麻衣服能反射60%以上的陽光輻射。
要命還是要好看,自己掂量。
工地老張頭天天喝冰啤酒解暑,結果查出腎結石。冰鎮飲料一時爽,血管劇烈收縮才要命。淡鹽水加檸檬片,比啥都強。
有個怪現象:越是經常戶外作業的人,越容易忽視中暑前兆。
頭暈乏力當累的,惡心反胃當餓的。等站不穩了,已經晚了三秋。空調房里待久了突然出門最危險。
溫差超過10℃時,血管根本來不及調節。建議外出前半小時關空調,讓身體慢慢適應。
最讓人揪心的是快遞員王師傅。
為了趕單子,連續四小時沒喝水,最后倒在快遞車前。
高溫補貼拿到了,醫藥費倒貼兩萬八。別以為坐著不動就安全。辦公室白領小李空調房里改方案,一天就喝兩杯咖啡,晚上直接急性脫水。
電腦前放個定時器,每小時提醒喝水。數據顯示,下午2-4點中暑發生率是其他時段的三倍。
這個點能不出門就別出門,非要出門記得帶把傘。
傘面溫度比空氣低8-10℃,真能保命。
有個誤區得糾正:不是所有中暑都會暈倒。突然脾氣暴躁、反應遲鈍也是危險信號。
家里老人要是莫名發火,先量量體溫。最怕那種"我習慣了"的說法。老劉在鍋爐房干了二十年,總覺得耐熱,結果查出心肌缺血。
習慣不等于健康,高溫適應是假象。建議手機設置三個鬧鐘:早上灌杯淡鹽水,午飯后補瓶電解質水,下班前再喝500毫升。堅持三天,身體會感謝你。
工地上的李隊長想了個妙招:把十滴水兌在保溫杯里,既解暑又補充鹽分。現在全隊跟著學,中暑率降了七成。有個數據觸目驚心:高溫天猝死案例中,68%發生在看似健康的年輕人身上。
體檢報告沒異常≠高溫下不會出事。記住這個口訣:外出避開正午,衣服淺色寬松,喝水少量多次,不適馬上停工。簡單四句話,能頂半本急救手冊。
最后提醒:發現有人中暑,別忙著掐人中!先移到陰涼處,解開衣領,用常溫濕毛巾擦身。亂用土辦法可能害了人。
這大熱天的,誰都不容易。
但命是自己的,熱狠了該歇就歇。
轉發給身邊那個總說"沒事"的倔驢看看,保不齊就救了條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