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M浙江交通之聲綜合自大參考、新京報、北京反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放暑假后,不少學生選擇兼職賺錢,但是家長們注意,如果發現孩子干的活不僅輕松賺得還多,一定要警惕!
近日,北京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發布警示案例,提醒學生及家長預防電信網絡詐騙。
進入暑假以來,警方已發現多名未成年學生被誘騙發送電詐引流短信,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都有,最小11歲,最大17歲,且呈蔓延趨勢。
反詐民警介紹,騙子通過QQ、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招募兼職客服信息,或是潛伏在各類兼職群中找尋目標,誘騙學生幫忙群發詐騙短信,“薪資待遇非常優厚,按條計費,發一條短信一塊錢,多勞多得,熟練的話,日結150不是問題!當天就能到賬。
”學生一旦干上這樣的“兼職”,不僅可能影響自己電話卡的使用和注冊,更嚴重的是已涉嫌參與違法犯罪,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案件中,15歲的張同學在網上看到兼職賺錢的廣告,對方讓其用自己的手機發送短信,每發送一組(20條),對方給其30元錢。張某覺得有利可圖,且發個短信就能賺錢,遂用自己的手機向對方提供的手機號碼上發送詐騙短信。由于張某發送的短信造成多人被騙,金額高達20余萬元,被公安機關抓獲并以涉嫌幫信犯罪刑事拘留。
而16歲的梁某某則把微信好友拉進騙子提前建好的詐騙群內,每拉一個人可以獲利30元,造成了多人被騙,他也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
從受害者到幫兇,就是一步之遙。提醒大家,凡是聲稱“輕松賺錢”“高額回報”,卻要求發送不明短信、鏈接或提供個人信息、銀行賬號的“兼職”,都是詐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