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暴脾氣娃,我這樣 “磨” 出了耐心
曉莉家的孩子小宇,是個 “暴脾氣” 炸彈,說炸就炸。有回在超市,小宇非要買玩具車,曉莉說家里有類似的,別買了。這娃瞬間炸毛,躺在地上打滾,哭得鼻涕眼淚糊一臉,周圍人都看過來,曉莉又急又窘,扯著嗓子吼:“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可越吼,小宇哭得越兇,最后曉莉紅著眼眶,抱著哭累的孩子回了家。
那晚曉莉失眠了,看著小宇熟睡的臉,想起自己小時候,也因為想要的東西沒得到,和父母鬧脾氣,父母也是又氣又急。她突然明白,孩子暴脾氣,不是故意作對,是不知道咋表達情緒。
第二天,小宇又因為搭不好積木發脾氣,把積木全掃到地上。換以前曉莉早炸了,這次她深吸口氣,蹲下撿起積木:“小宇是不是很難受呀,積木不聽話,咱們一起教教它們怎么搭,好不好?” 小宇抽泣著點頭,倆人重新搭,過程中曉莉故意 “笨笨的”,讓小宇指揮,孩子慢慢平靜,還教媽媽 “要這樣對齊” 。
曉莉開始摸索 “應對暴脾氣娃” 的法子。首先是 “共情 + 有限選擇”。小宇不想刷牙時,以前直接強迫,現在說 “媽媽知道你想多玩會兒,咱是現在刷,還是再玩五分鐘就刷呀” ,小宇會選 “五分鐘” ,時間到了,也乖乖去刷。
然后是 “給情緒找 ‘出口’”。給小宇買了個 “情緒沙袋”,發脾氣時讓他捶沙袋,邊捶邊說 “我生氣啦,因為……” 。有次小宇捶完,說 “我生氣是因為爸爸沒陪我玩” ,曉莉趕緊聯系丈夫,一家人后來開心玩了整晚。
可曉莉也有 “翻車” 的時候。小宇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吵架,回家又發脾氣,把書包扔得老遠。曉莉剛想開口,小宇大喊 “你別管我” 。曉莉心里一緊,還是穩住,坐在旁邊說 “媽媽知道你在幼兒園受委屈了,想發脾氣就發吧,媽媽陪著” 。小宇哭了一陣,說 “小朋友搶我玩具,還說我壞話” ,曉莉抱著他,教他下次怎么溝通,小宇慢慢止住哭,說 “媽媽,我知道啦” 。
慢慢的,小宇的暴脾氣發作次數越來越少。有天在小區,小宇想要冰淇淋,曉莉說快吃晚飯了,下次買。換以前早開哭的小宇,居然說 “那好吧,媽媽說話算數哦” ,曉莉又驚又喜,覺得這些日子的 “磨” 沒白費。
現在曉莉和其他家長交流,總分享這些事兒。有個媽媽說 “我家娃也這樣,你這些法子管用不” ,曉莉笑著說 “試試就知道,孩子的暴脾氣,是在喊 ‘我需要被看見’ ,咱接住了,脾氣就變成成長的養分啦” 。
看著小宇從易燃易爆的 “小炸彈”,變成能慢慢說 “我想…… 可以嗎” 的小暖娃,曉莉明白,養育暴脾氣孩子,不是 “制服” 他,而是陪他學會和情緒和解。就像那句話說的 “孩子的脾氣里,藏著我們理解與陪伴的模樣,耐心接住,才能教他溫柔面對世界” ,曉莉愿陪著小宇,把暴脾氣變成成長路上的 “小插曲”,奏響溫暖的生活樂章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