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的賴清德,在島內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近期更是傳來兩大噩耗。
據臺媒報道,近日綠營陳玉玲罷免案結果出爐,同意罷免12160票,不同意5867票,民意一目了然。但根據島內規定,罷免當地的民代,不僅要同意票數多于不同意,而且同意票數還要占到當地選民總人數的25%以上。具體到陳玉玲罷免案,同意票數雖然遠多于不同意,但投票率過低,導致最終同意罷免的票數沒有達到14302票的門檻,所以罷免失敗。
為什么說這對賴清德是噩耗?因為這起罷免案,揭示了整個大罷免的態勢,即:制度門檻極大提升了罷免難度,而當前島內民眾對賴清德的內斗戲碼根本不感興趣,甚至表現出反感。接下來雖然都是針對藍營民代的罷免投票,但所在區域都是藍營的優勢選區,只要藍營能夠動員出55%以上的支持者出來投票,就算綠營的動員效果很好,最終也沒有勝算。
除了大罷免形勢不利外,賴清德個人的支持率也正在迅速暴跌。7月15日,“臺民意基金會”公布了7月份的最新民調,有44.5%的受訪民眾不贊同賴清德的施政表現,其中一點也不贊同的比例高達25.3%。相比上次民調數據,這次賴清德的支持率再度出現暴跌,重回“死亡交叉”。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賴清德近期一系列令人反感的操作有著直接關聯。例如賴清德在島內視察災情時,當地民眾主動提出,希望臺軍能夠幫助災民清理被臺風毀壞的大型物件,賴清德卻當場拒絕,表示“不能什么都靠臺軍”,尤其是當下正在進行漢光演習。
這一幕無疑是極其諷刺的,賴清德嘴上時時刻刻說著要為臺灣民眾著想,但實際上滿腦子都是“臺獨”和配合美國“以臺制華”戰略。救災是關心島內民眾安危,演習是要將島內民眾綁上“戰車”,賴清德會怎么選,他已經直白的給出了答案。
除了在視察災情時的雷言雷語,賴清德搞的“大罷免”正讓島內民眾深惡痛絕,“團結十講”錯誤百出,應對美國關稅大棒毫無作為,這些都是他支持率暴跌的原因。
眼見局勢不妙,賴清德果斷選擇轉移戰場,想要在兩岸問題上發起挑釁,來轉移島內民眾視線。據路透社報道,巴拉圭總統貝尼亞近日在一場雙邊投資會議上表示,賴清德將在一個月后竄訪南美的巴拉圭,對于這則爆料,臺當局并沒有予以否認。按照過往經驗來看,如果賴清德真要竄訪南美,那么大概率會想方設法“過境”美國。
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場作秀,巴拉圭在國際舞臺上沒有人關注,但美臺之間的勾連,卻是全球媒體關注的重點。賴清德的做法,其實就是在逼美國做選擇。如果特朗普允許賴清德“過境”,甚至將“過境點”選在紐約等美國本土城市,或是安排現職官員、議員與其會面,那么中美之間的關系必將遭到嚴重沖擊。
但目前來看,特朗普不大可能這么選。下個月就是中美經貿談判的關鍵期,如果美方縱容賴清德,甚至要刻意打“臺灣牌”,美財長想要與中方談判代表見面,將變得沒可能。日前,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就賴清德可能“過境”竄美一事,也明確劃下了紅線,提醒美方必須嚴肅考慮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必須謹慎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