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消息(通訊員 黃奕橙 漆子月 報道)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踐行國家振興發展戰略,2025年7月8日,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螢火繪夢志愿服務隊于黃梅縣古塔社區順利開展“舌尖上的普通話”特色教育課程。主講人闕月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社區的孩子們開啟了一場異彩紛呈的普通話學習之旅。
活動伊始,闕月老師并沒有直接進入拼音教學,而是以一個有趣的互動游戲拉開了課程的序幕。她指向屏幕上帶有當地特色的食物圖片,如黃梅魚面、糯米堆等,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言說出這些食物的名字,隨后她再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示范。孩子們的積極性瞬間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發音練習環節,闕月老師重點講解黃梅方言中易混淆的聲韻母,借助口型圖和口訣手把手教孩子們糾正發音,示范時讓孩子們和小伙伴互相練習,并時不時指導有疑問的孩子。為讓孩子們感受普通話魅力,闕月老師還用聲調歌、繞口令、拼音寶寶走迷宮等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此次的課堂上。課程還設方言與普通話對比環節,她選取孩子們熟悉的童謠,分別用兩種語言念誦,孩子們聽得入神,隨著聲音大聲跟讀,在歡快中加深理解。
課程接近尾聲時,闕月老師組織孩子們進行了一場普通話朗誦小比賽。孩子們紛紛上臺,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誦了自己喜歡的詩歌或小故事,他們積極的展現和認真的神情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闕月老師在課程的結尾呼吁大家:“我們既要講好普通話,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家鄉話,這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螢火繪夢志愿服務隊此次“舌尖上的普通話”課程,不僅讓古塔社區的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強了對普通話的興趣和認同感,也讓他們的普通話說得更加標準。參加課程的柳政卿小朋友開心地說:“這門課特別有意思,我現在更喜歡說普通話了,以后我還想參加這樣的活動!”在接下來的志愿服務期間,“智能之光”螢火繪夢志愿服務隊將繼續依托“愛心托管班”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課程安排,開展更多豐富多彩、富有教育意義的課程與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