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A股毫無疑問處于大牛市!
從技術面上看,上證指數6月9日成功突破自去年11月以來的下降趨勢線,而在6月24日以來,上證指數便沿著10日均線一路上漲。現在所有周期的均線已經全部拐頭向上,兩市成交額中樞抬升至1.4萬億元以上,指數整體維持在震蕩向上的良性結構之中。
波動率方面,截止7月16日,50ETF期權和300指數期權都有所上升,但依然處于歷史底部位置,不但無法與去年924行情相比,同時還遠低于年內4月峰值水平。這意味市場依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直到波動率回歸到均值水平。
從基本面上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穩中向好。三駕馬車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8654億元,同比增長2.8%;貨物進出口總額217876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0000億元,增長7.2%。
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戰對出口擾動明顯低于預期。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加征關稅可能會顯著沖擊2季度出口,然而,由于我國出口商品需求具有較強剛性,因此始終沒有出現大幅下滑,具體來看,上半年當月出口同比分別為6.00%、-3.00%、12.30%、8.10%、4.80%、5.80%,始終維持了較好韌性。我們認為這可能成為顯著的預期差。
從資金面上看,交易型資金增加,但尚未到歷史極值水平。截止7月10日,兩市融資余額為1.88萬億元,距離今年4月的峰值1.94萬億元有800億元左右的增長空間。與此同時,配置型資金加速流入,截止7月15日,股票型ETF資產凈值30618.89億元,同比增長63.44%,由此可見配置型資金正在借助ETF等途徑流入,使得市場底部持續向上抬升。
對于以險資為代表的機構資金,截止1季度末,財產險公司股票、長期股權投資配置比例合計13.81%,較2024年末的13.46%提升0.35pct;人身險公司股票、長期股權投資配置比例合計16.70%,較2024年末的15.34%提升1.36pct。預計隨著監管放寬對險資投資權益資產的限制,以及國債收益率下行導致利差損風險上升,將共同推動險資等機構資金持續加強對A股的配置力度。
總得來說,無論是技術面、基本面還是資金面,都對A股形成了強有力的底部支撐。我們認為,現在就是典型的牛市行情,因此當前堅決不能看空A股。最典型的例子,7月15日和7月16日兩天,上證指數在銀行帶動下一度向下調整至10日線附近,但很快就在下方涌現大量承接盤,指數日內走出深V行情再次回歸到5日線附近。這就是證明市場上存在極強的看多情緒,正所謂“牛市多急跌”,但每次調整都是難得的買入機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前不同板塊之間分化比較嚴重,市場出現比較明顯的“只賺指數不賺錢”現象。以銀行為主的權重股抱團推高指數,但由于權重股對資金的虹吸效應同樣十分嚴重,導致市場,特別是普通投資者聚集的小微盤很容易陷入“兩頭挨打”的窘境,假如銀行等權重股走高推升指數,小微盤可能由于缺乏增量資金下跌,同樣,當銀行等權重股調整導致指數下跌,小微盤又可能因為恐慌情緒下跌。
通過對近期數據復盤,我們發現,當以銀行為主的權重股走勢小幅上漲或走勢平緩時,市場上更容易出現普漲現象,賺錢效應也相對更好。而當以銀行為主的權重股走勢過于陡峭時,不論是漲是跌,都可能會導致市場上跌多于漲,賺錢效應明顯下降。
就此而言,我們認為,在牛市行情中,最好還是保持高倉位運行。考慮到權重股和小微盤之間的杠桿效應,針對性地采取啞鈴策略,繼續以銀行、交通運輸業、煤炭等紅利風格作為防守端,而以進攻端來為組合獲取超額收益,從組合彈性角度出發,可以將倉位配置適當向進攻端傾斜,因為防守端主要是對沖風險而非獲取收益。
就進攻端來說,我們發現,市場并非是無跡可尋,現在主要是交易三條主線:
一是中報業績有望占優的板塊,7月中旬將是中報預告披露高峰期,而8月下旬預計是中報實際披露高峰期。從歷史數據上看,7-8月市場很可能回歸基本面交易,中報業績表現較好的企業有望跑出超額收益,對此,我們建議重點關注中報業績增速可能較高的輕工、有色、非銀等板塊,以及改善幅度較大的建材、電子、通信等板塊。
二是成長確定性較強的板塊,上半年,DeepSeek引爆科技股行情,隨后蔓延至泛科技領域,港股與A股科技股齊漲,現在來看,行情持續的關鍵在于估值是否合理,以及業績能否兌現,對此,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產業增長趨勢較強、估值相對合理的機器人、人工智能、穩定幣、創新藥等板塊。
三是反內卷充分受益的板塊,本輪反內卷與歷史上不同,主要是當前需求端由于地產拖累相對偏弱,以及供給過剩存在于民營企業占主導的新興行業,考慮到就業壓力和產業升級對政策力度的約束,對此,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吸收就業相對較少、央國企占比較大、與產業升級關系相對較小的煤炭、鋼鐵、水泥等上游原材料行業。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專門備注外,本文研究數據由同花順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圖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