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7月12日,南昌工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寧都縣小源村,在村文明實踐點“鄉村大學”為當地3至15歲的留守兒童開展了一場美育實踐活動。活動涵蓋防溺水安全教育、漆扇制作、掐絲琺瑯和國畫體驗等內容,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活動伊始,實踐隊員通過生動有趣的防溺水安全歌謠,將安全知識深植孩子們心中。隨后開展的非遺藝術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體驗了傳統漆藝“漂漆”技法。他們用點、甩、彈、劃等手法在水面繪制圖案,將素白的扇面變成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這些像星星碎屑的東西,真的能變成畫嗎?”在掐絲琺瑯課堂上,一男孩好奇地問道。孩子們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勾勒銅絲圖案,五彩斑斕的彩砂在他們手中化作星星、卡通等形象,傳統技藝與現代童趣完美融合。
國畫課堂上,孩子們執筆描繪山水花鳥。一位小姑娘專注地畫著荷花,輕聲說:“我想把它送給在城里打工的媽媽。”稚嫩的筆觸間,飽含著對親人的思念。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課程,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藝術的種子。”實踐隊負責人表示。活動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動手能力,更讓他們近距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未來,團隊將繼續以創新形式推動非遺文化傳承,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陳威、黃莉、黃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