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廣東佛山市民發現,7月9日南海區民政局發布的《佛山市南海區殯儀館招聘編外工作人員公告》中,南海區殯儀館正在招聘播音、戲劇、表演等專業編外工作人員,此舉引起一些人質疑,認為專業“不對口”。(7月16日《現代快報》)
殯儀館招聘播音、戲劇、表演等專業人員,很多人憑著對殯儀館的刻板印象,自然覺得不可思議——這是明顯的專業不對口,背后是否有“蘿卜招聘”的因素在?這是可以理解的。面對質疑,殯儀館不妨坦誠相待,遭質疑未必是壞事,恰是行業破圈的契機。
“戲劇類的去干嗎?寫劇本嗎?”“有被這個招聘信息震驚到,工資多少?”……殯儀館面對洶涌的質疑聲,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詳細解釋招聘播音、戲劇、表演等專業人員的理由。說實在的,殯葬行業在民眾的心目中,形象并不高大:一方面是收費高或是亂收費,這些年來雖一直在整治,可還是無法完全消除公眾對殯葬行業的壞印象;另一方面,殯葬行業過于“神秘”,普通人接觸殯儀館,多停留在火化、遺體存放等基礎功能上,對現代殯儀服務的精細化、人性化發展知之甚少。此次招聘引發質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或者說殯葬行業的信息還不夠透明,普及工作尚存不足。
據解釋,殯儀館一線服務崗位有司儀,該崗位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是具備良好的外在形象和語言表達能力,考慮到有播音、戲劇、表演等專業背景的人員往往受過專業訓練,所以將這些專業納入招聘范圍。這樣的解釋不無道理。但如果事先通過官方賬號等渠道發布相關紀錄片,讓民眾了解到司儀的工作流程及重要性,既可以消解“專業不對口”的誤解,也能傳遞出“殯葬服務是生命尊嚴最后守護者”的核心價值,讓公眾意識到:司儀崗位至關重要,其專業能力能讓死者家屬感受到溫暖。當然,現在宣傳也不遲。
第二件事是公開信息,讓民眾“看”到招聘的公開、公平、透明,消除民眾對“蘿卜招聘”的懷疑。這其實并不難做到,只要體現出誠意,將信息置于陽光之下,就能夠取得民眾的信任。
殯葬行業的現代化轉型,不僅需要服務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公眾認知的更新。行業破圈不必依賴刻意營銷,公眾的每一次質疑都是了解的最好時機。讓更多人了解殯儀館的崗位性質,清楚殯儀館在服務層面的提升,本就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應有之義。
作者 王軍榮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何丹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