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立足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創新推廣“稻蝦共作”生態種養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綠色發展之路。目前全區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20.3萬畝,預計年綜合產值將突破12億元。
在固鎮鎮蘇小店村,種糧大戶徐延春的200畝稻蝦田里,水稻與小龍蝦和諧共生。“雖然水稻產量略有下降,但品質提升帶動價格上漲,加上小龍蝦每畝凈收益1500元左右,年收入可達30萬元。”徐延春算起了經濟賬。這種“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模式,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提高了土地綜合效益。
種糧大戶徐延春和農戶們一起查看今年小龍蝦的品質。趙宇攝
裕安區東風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實踐更具示范意義。該社11000余畝基地通過“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生產方式,實現畝產優質小龍蝦120公斤、綠色“蝦稻米”300公斤。負責人張成兵介紹,合作社正嘗試在再生稻田錯峰養殖小龍蝦,既解決種苗供應問題,又能實現錯季銷售增值。
通過在再生稻田培育,種植大戶成功將龍蝦的捕獲時間延遲到7月底。趙宇攝
固鎮鎮副鎮長賈成兵表示,當地通過泵站改造、堤防加固等基礎設施提升,保障了6萬畝稻蝦田的穩產增收。下一步,將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推動產業鏈向精深加工延伸。
據悉,裕安區已投入5000余萬元實施江淮小龍蝦產業集群項目,支持企業新建調味蝦生產線,年加工能力提升至1萬噸。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和品牌建設,全區稻蝦產業正朝著標準化、規模化方向高質量發展,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趙宇 尹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