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五十歲,就像爬山爬到了半山腰,往上看還有路,但腳步得放慢;往下看走過的路,好壞都成了過往。
老話常說“五十而知天命”,到了這個年紀,成功早就不是年輕時追的功名利祿了,而是日子過得踏實,心里裝著舒坦。
你要是能混到這幾點,真不用跟別人比,偷著樂吧,這就算活得挺明白、挺成功了。
一、身體沒大毛病,能吃能睡能溜達,比啥都強
《黃帝內經》里說“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意思是到了這個年紀,身體機能確實在走下坡路,但只要沒那些纏人的大病,就已經贏了大半。小區里的張大爺,五十多歲時查出高血壓,后來跟著老伙計們堅持鍛煉,飲食清淡,現在血壓穩得很,每天早上能繞著公園走兩圈,中午回家能吃兩大碗飯,晚上沾枕頭就睡。他總說:“我這輩子沒掙大錢,可身子骨硬朗,不用兒女端茶倒水,這就是最大的福分?!?br/>反觀有的人,五十出頭就被糖尿病、關節炎纏上,走兩步路喘得厲害,吃口肉都得掂量半天,兒女跟著操心不說,自己也活得憋屈。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五十歲的人來說,這本錢比銀行卡里的數字金貴多了。你再有本事,躺在病床上啥也干不了,又有啥用?能自己照顧自己,少讓家人擔心,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二、家里沒糟心事,老伴兒知冷知熱,兒女懂事不添亂
民間常說“家和萬事興”,五十歲最該求的就是家里安穩。我表叔五十多了,跟表嬸吵了大半輩子,可這兩年反而好了:表叔晚上遛彎,會順手給表嬸帶個愛吃的烤紅薯;表嬸知道表叔胃不好,做飯總多熬點小米粥。倆孩子一個工作穩定,一個還在上學,周末回家能一起吃頓飯,沒那么多雞毛蒜皮的爭執。表叔說:“年輕時候總想著掙大錢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現在才明白,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氣氣,比啥都強?!?br/>《禮記》里講“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家里和睦,日子才能興旺。要是五十歲了還得為兒女的爛攤子操心——兒子欠債、女兒鬧離婚,或者跟老伴兒三天兩頭吵得雞飛狗跳,那日子過得肯定心焦。能把小家庭經營得安安穩穩,老伴兒是能說貼心話的人,兒女是能讓人省心的主,這種踏實勁兒,不是成功是啥?
三、手里有點閑錢,不用多,但夠自己折騰點小愛好
老話講“手里有糧,心里不慌”,五十歲的“糧”,不一定是金山銀山,夠花、有余錢干點自己喜歡的事就行。樓下的李阿姨,退休金不算高,但每月能攢下一點,她喜歡養花,就買些花土花肥;喜歡跳廣場舞,就買身舒服的舞衣;偶爾跟老姐妹約著去周邊逛逛,也不用跟兒女伸手。她說:“錢不用多,夠自己‘造’就行,不用看人臉色,這日子才有滋味。”
很多人五十歲還在為錢發愁,要么還背著房貸,要么擔心兒女結婚要大筆開銷,自己想添件新衣服都舍不得。其實到了這個年紀,該為自己活點了,手里有筆小錢,能應付個小病小痛,能滿足點小念想,不用因為錢委屈自己,這種“財務自由”雖然不大,卻能讓人腰桿硬氣。就像古人說的“知足者常樂”,錢不多但夠花,心就不慌,這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成功。
五十歲以后,成功真不是看你住多大的房子、開多好的車,而是看你睡得香不香,家里暖不暖,兜里有沒有能讓自己踏實的零花錢。能占上這幾點,別不知足,你已經比很多人活得明白、活得舒坦了。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到了這個年紀,認清楚這點,就算沒白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