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TNM分期第9版,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本標準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發布,取代了此前的TNM分期第8版。TNM分期的目的是為腫瘤的解剖學侵犯范圍提供一個統一的命名規則,這有助于臨床治療結果的交流,以及將流行病學數據精準應用于個體患者的治療決策。
TNM第9版肺癌分期
1)肺癌TNM第9版 vs 第8版
T分期:無調整
N分期:N2細分為:N2a(單站N2淋巴結轉移);N2b(多站N2淋巴結轉移)。
M分期:M1c細分為:M1c1(胸腔外單個器官的多發轉移);M1c2(胸腔外多個器官的多發轉移)。
2)分期前綴解釋
臨床分期(c):基于治療前所有可用的信息確定(如影像、實驗室檢查等)。
病理分期(p):基于術后病理
再分期(y):部分或全部治療完成后的再分期,如
ycTNM(未行手術切除)
ypTNM(手術切除后)。
3)建議添加一個評估分類(E),以表明所涉及的檢查類型。
E1:表示體格檢查
E2:表示 影像學檢查
E3:表示組織學檢查(3a:細胞學;3b:組織病理學);
E4:根治性手術
例如:
1.cT2aN2aM0 E3a:表示術前通過細胞學檢查確認N2a轉移
2.pT1cN0M0 E4:表示基于根治性手術后的分期
01
亞實性病變
亞實性病變是一種具有磨玻璃形態的肺癌,表現為貼壁生長(即腫瘤細胞沿肺泡表面增殖,而沒有侵襲性生長)。亞實性病變可能有或沒有內部實性成分,這被認為代表腫瘤的侵襲性部分。對于亞實性肺癌,影像報告應始終提及病變的總大小,如果存在實性成分,還應提及實性成分的大小,因為兩者都很重要。這些信息應通過連續薄層(<1.5 mm)CT重建的肺窗圖像獲取。
1)純磨玻璃結節(Pure Ground Glass)
當總直徑≤30 mm時,具有純磨玻璃形態的亞實性病變根據病變的最大總直徑分類,最高可歸為原位癌(cTis)。
- 當總直徑>30mm的閾值時,無論其為純磨玻璃還是混合磨玻璃,亞實性病變至少歸類為cT1a(早期浸潤癌)。
若病變內部存在實性成分,亞實性病變不再僅依據總直徑進行分類,而是基于實性成分的最大徑,這被認為代表組織病理學中的侵襲性部分。
例如:
總直徑≤30 mm且實性成分≤5 mm:歸類為cT1mi(微浸潤性癌)。
總直徑>30 mm但實性成分仍為≤5 mm:直接歸類為cT1a 。
根據實性成分大小,混合磨玻璃病變可能進一步分為:cT1b(實性成分11-20mm), cT1c(實性成分21-30mm)。
02
T 分期
腫瘤大小:根據病理信息或臨床數據(如連續薄層CT重建的肺窗圖像中的實性成分)確定的浸潤性腫瘤最大徑。需注意的是,腫瘤最大徑可能在多平面重建圖像而非軸位平面上測得。
1)T1期腫瘤
T1期腫瘤定義:腫瘤最大徑≤3 cm,被肺/臟層胸膜包繞,或位于葉支氣管或更外周的支氣管內。
T1mi:微浸潤性腺癌;
T1a: ≤1 cm
T1b: >1 cm但≤2 cm
T1c: >2 cm但≤3 cm
上圖為位于左肺下葉的一個典型T1期腫瘤(23mm,臨床分期cT1c),完全被肺實質包繞。
2)T2期腫瘤
T2a期肺癌,具有以下任一特征:
直徑>3 cm但≤4 cm;
侵犯臟層胸膜或鄰近肺葉;
累及主支氣管(但不累及隆突);
伴累及肺門區域的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累及部分或全部肺)。
T2b期肺癌:
直徑>4 cm但≤5 cm,可伴或不伴其他T2a期腫瘤特征。
T2期腫瘤 (31 mm,pT2a) ,因侵犯左下葉支氣管,伴左下葉肺不張/肺炎,范圍達肺門。
3)T3期腫瘤
T3期腫瘤,具有以下任一特征:
最大徑>5 cm但≤7 cm;
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
侵犯心包、膈神經或奇靜脈;
侵犯胸神經根(即T1、T2)或星狀神經節;
同一肺葉內存在獨立的腫瘤結節。
補充說明:
原發腫瘤侵犯其他結構(如膈神經、主動脈、胸壁)會影響T分期;
原發腫瘤直接侵犯淋巴結視為淋巴結轉移(N分期);
原發腫瘤直接侵犯胸外器官(如肝臟)不歸類為遠處轉移(M1期)。
T3期腫瘤, 病灶位于右肺上葉,侵犯胸壁(59mm,臨床分期cT3)。
4)T4期腫瘤
T4期腫瘤,具有以下任一特征:
最大徑>7 cm;
侵犯縱隔、胸腺、氣管、隆突、喉返神經、迷走神經、食管、膈肌;
侵犯心臟、大血管(如心包內肺動靜脈、主動脈弓分支動脈、頭臂靜脈、鎖骨下血管)、椎體、椎板、椎管、頸神經根、臂叢神經;
同側不同肺葉內存在獨立腫瘤結節。
T4期腫瘤,主病灶位于右肺上葉,并侵犯:1.縱隔;2.右肺動脈;3.隆突;4.左心房。
03
多灶性腫瘤的分期
當患者疑似存在多發性肺癌病灶時,應盡可能明確其性質屬于以下哪種類型:
雙原發肺癌
同一惡性腫瘤的獨立腫瘤結節
多灶性磨玻璃腺癌
肺炎型腺癌
需對這些類型進行區分,因其生物學行為存在差異,且適用的TNM分期不同。
1)雙原發肺癌,每個腫瘤需單獨進行TNM分期。
右肺下葉(RLL)T4N0M0, 左肺上葉(LUL)的T2bN1M0
2)同一惡性腫瘤的獨立腫瘤結節
- 孤立結節位于同一肺葉內:T3
- 位于同側但不同肺葉:T4
- 位于對側肺葉:M1a
- 所有結節采用統一的N分期和M分期
右肺上葉(RUL)T3N2aM0,其中T3基于同一肺葉內的獨立結節。
3)多灶性磨玻璃或貼壁病變
- T分期:基于最具代表性的病灶(主導病灶)來確定;
- N與M分期:所有病灶采用統一的N分期和M分期
- 多灶性標注:用“#/m”表示多灶性,若存在3個病灶則標注為“3/m”。
T1aN0M0(2/m),其中T1a分期基于右肺下葉(RLL)的優勢病灶。
4)彌漫性肺炎樣腫瘤
- 同一肺葉內:T3
- 同側但不同肺葉:T4
- 對側肺葉:M1a
- 所有病灶采用統一的N分期和M分期
該病例為T4N1M0,T4分期基于右肺下葉(RLL)的病灶。
04
N 分期
備注:無論選擇何種大小閾值,CT在NSCLC患者淋巴結分期中均不可靠。PET-CT在確定N分期方面可靠性更高,盡管在結節病、結核及其他感染患者中可能出現假陽性。PET-CT具有較高的陰性預測值。
1)N1-N3淋巴結分期
N1:同側肺內、支氣管周圍或肺門淋巴結轉移(包括腫瘤直接侵犯所致的淋巴結受累)。
N2a:轉移至單個同側縱隔或隆突下淋巴結站。
N2b:轉移至多個同側縱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結站。
N3:轉移至對側肺門或縱隔淋巴結,或斜角肌、鎖骨上淋巴結,此類淋巴結轉移通常被視為不可切除性疾病。
左上圖:右肺下葉T2a期腫瘤(33 mm),伴同側肺門淋巴結轉移(N1)。
右上圖:右側腫瘤伴同側多個(4R和2R)縱隔淋巴結站轉移(N2b)。
左上圖:右側腫瘤伴N3淋巴結轉移,包括對側縱隔4L和5站淋巴結。
上圖顯示的是兩名右側肺癌患者的影像學表現。 對側可見淋巴結。若這些淋巴結內存在腫瘤細胞,則提示為N3期病變。
一名右側腫瘤患者的影像學圖像。對側及右側鎖骨上區域可見N3淋巴結【 請滾動查看圖像】
2)左右肺腫瘤的N分期(基于淋巴結站分布)
右肺腫瘤的N分期
N1:同側支氣管周圍和/或肺門淋巴結(10R-14R)。
N2:同側縱隔和中線淋巴結(2R、3a/p、4R、7、8R、9R)。
N3:對側縱隔和/或肺門淋巴結,以及任何鎖骨上淋巴結(1、2L、3aL、4L、5、6、8L、9L、10L-14L)。
左肺腫瘤的N分期
N1:同側支氣管周圍和/或肺門淋巴結(10L-14L)。
N2:同側縱隔和中線淋巴結(2L、3a/p、4L、7、8L、9L)。
N3:對側縱隔和/或肺門淋巴結,以及任何鎖骨上淋巴結(1、2R、3aR、3pR、4R、8R、9R、10R-14R)。
05
M 分期
M分期基于有無轉移、以及轉移的位置及數量。
M0:無遠處轉移;
M1:遠處轉移
a. M1a:區域或胸內轉移性疾病(M1a)
b. 遠處轉移性疾病:包括孤立性[M1b]或多發性[M1c],其中多發性轉移按累及范圍分為:單一器官系統(M1c1)或多個器官(M1c2)。
1)M1a:區域(或胸內)轉移性疾病,定義為惡性胸腔/心包積液或結節,以及對側獨立肺結節。
2)M1b,胸腔外單個器官的單一轉移(包括單個非區域淋巴結受累,如頸部淋巴結轉移)。
M1b:單個胸外器官系統的轉移,可表現為非區域淋巴結轉移(無肝轉移)或單個肝轉移(無非區域淋巴結轉移)。
2)M1c1,胸腔外單個器官的多發轉移。
3)M1c2,胸腔外多器官的多發轉移。幾乎所有器官都可能受累于轉移性疾病,轉移最常見于腎上腺、淋巴結、腦、骨骼和肝臟。
免責申明:本文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直接作為醫生、患者或者任何主體決策內容,“e藥安全”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內容來源:e藥安全
海量腫瘤介入資料掃碼進入知識星球一鍵下載!
掃描上方二維碼碼加入知識星球,獲取更多腫瘤和介入醫學專業資料
目前已有400+腫瘤和介入醫療圈人員加入
知識星球介入相關資料(部分)
中國肝細胞癌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治療 臨床實踐指南(2021年版)
介入血管再通術治療額面部注射透明質酸美容 致眼動脈栓塞視力受損專家共識
以上指南共識均可在知識星球下載獲取!
介入小崔哥
崔偉醫學博士
廣東省人民醫院 微創介入科
擅長肺結節與肺癌、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梗阻性黃疸(膽管癌、胰腺癌等)、胃癌、結直腸癌、血管瘤、子宮肌瘤等良惡性腫瘤的微創介入(灌注化療、栓塞、消融、粒子、支架、濾器、輸液港等)與綜合治療(化療、靶向、免疫等)
微信公眾號“介入小崔哥”創立人
火爆全網的“腫瘤思維導圖”主編
榮獲2021、2022年度“年度好大夫”稱號
廣東省器官醫學與技術學會腫瘤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嶺南血管瘤血管畸形聯盟 常務理事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呼吸介入診療專委會 委員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通訊編委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
榮獲廣東省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曾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在北美放射學年會(RSNA,專業領域top1)等會議進行口頭報告
患者免費問診方式
一:微信掃碼關注網上診室,按下圖右方操作步驟填寫資料免費問診;
二: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索doctorcuiwei或13392120659添加小崔哥個人私信進一步溝通。
抖音|腫瘤介入小崔哥
(使用抖音 APP掃碼或 搜索:腫瘤介入小崔哥)
知乎|介入小崔哥
(使用知乎 APP掃碼或 搜索:介入小崔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