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都市城鄉人居環境“凈優亮美”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治理流動攤販帶來的各類問題,成都市雙流區創新打造“雙流好市”,通過化堵為疏、引攤入市的方式,化解游商治理難題。據雙流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傅成曦介紹,雙流區目前已建成“好市”6個,在全區范圍內共計劃建設“好市”11個。
游商治理是長期普遍存在的城市管理難題,2024年,僅雙流區就收到游商相關投訴近9000件。“針對游商散亂無序、污染環境、擠占車道等情況,我們給出了‘歸集入市’的治理方案,按照‘以需定供’思路,在游商較密集和市民投訴較多區域,劃定‘藍線’管理服務區和‘紅線’游商歸集區。”傅成曦說,“藍線”范圍內重在“疏導”“勸離”、禁止擺攤;“紅線”范圍內重在“歸集”“管理”、集中服務,形成統一區域、統一時段、統一亮證的“好市”。“兩區”的劃清,讓“疏”“堵”有效銜接、“三亂”得到治理,“紅線”內游商100%依規納管、油污垃圾不再亂丟,“藍線”內游商100%動態清零、各類秩序常態保持。
▲資料圖 據雙流發布
同時,在“好市”建設過程中,賦予游商“城市管理合伙人”的新身份,固化其社會責任感,“好市”內充分實現自我管理、規范設攤、穩定經營、志愿服務,發揮其主人翁意識,共同為城鄉人居環境治理貢獻力量。
此外,實行“街長輪值管家制”,由攤主輪流擔任街長管家,負責“好市紅線”內的衛生保持、秩序維護、矛盾調解等日常工作;推動強化志愿服務,鼓勵商戶積極參與區域城市管理志愿服務,作為城市監督管理員,參與“好市藍線”區域內各類城市管理問題的協同處置;推動引入公益力量,設置公益攤位解民憂,在每個好市點位專門設置10%左右的公益攤位,供該區域內的困難人群和特殊人群使用,體現“好市”服務性、公益性。
傅成曦表示,通過上半年的治理,初步取得市容秩序優化的效果。以“雙流好市?龍橋集”為例,運行以來,服務區域游商問題有效改善,城市秩序類投訴量下降近70%,道路擁堵指數下降18%,街面巡管效能提升,常態化巡查從20人減少為4人。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