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來源|博望財經
2025年7月15日,一份由遵義市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發布的倡議書在業內掀起波瀾。
這份直指美團、淘寶閃購(餓了么)的倡議書,痛陳其發起的“0元購”“滿18減18”等極端補貼行為,引發低于成本價的惡性價格戰,導致市場秩序混亂、行業生態失衡。商會呼吁平臺停止“內卷式”競爭,回歸價值本質。
遵義市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振臂一呼,倡議取消惡性補貼、抵制競價排名、拒絕“滿減”陷阱,這絕非小題大做,而是撕開了外賣行業內卷殘酷真相的一角。當商家在平臺裹挾下陷入囚徒困境,當騎手在算法鞭策下與時間賽跑,當消費者在虛假繁榮中迷失,整個餐飲產業鏈正經歷著一場空前的自我消耗戰。
當然,這份倡議并非孤立事件。它折射出外賣行業在資本裹挾下,陷入以補貼為武器的畸形競爭狀態:平臺用短期數據增長換取市場份額,而商家、騎手和消費者則在表面繁榮中承受著深層代價。剖析這場內卷的本質、根源及其危害,探尋破局之道,已成為維系行業健康與傳承飲食文化的當務之急。
01
內卷漩渦下的“三輸”困局,吞噬產業根基
遵義餐飲商會在倡議書中犀利指出,當前外賣補貼大戰已造成“三輸”局面:“商家犧牲的是長期生存空間,消費者獲得的是摻水品質,騎手透支的是健康體力”。
商家淪為數據泡沫的犧牲品。低價傾銷迫使餐飲企業陷入“不參與則無流量,參與則破價虧損”的惡性循環。有奶茶店因“0元免單”訂單暴增導致系統崩潰、被迫閉店;咖啡加盟商反饋,原本15元的產品被補貼至0元后,銷量激增卻意味著每單小幅凈虧。表面訂單量的飆升,實則以犧牲商家合理利潤為代價。
消費者權益遭遇隱性侵蝕。低價誘惑催生大量非理性消費,例如“無人認領”的奶茶堆積現象,既造成食品浪費,也暴露了補貼對真實需求的扭曲。更嚴重的是,當品質讓位于價格,部分商家為降低成本可能降低食材標準或簡化制作流程,最終損害消費體驗與食品安全。
騎手在收入與健康的鋼絲上行走。盡管平臺戰報顯示部分騎手日收入超500元,但這建立在超負荷勞動基礎上。高溫天氣下,騎手為完成爆單任務長時間奔波,安全事故風險陡增。一旦補貼退潮,收入波動將更加劇烈。
事實上,紅花崗區商會直指的補貼黑洞、競價絞殺與算法暴政,僅是外賣內卷惡果的冰山一角。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外賣市場持續繁榮,一種名為“幽靈外賣”的灰色業態愈發活躍,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食品生產、加工、監管等多環節的重重隱患。幼兒血鉛異常事件等屢見不鮮,投訴呈現飆升態勢,食品安全問題在外賣“內卷式價格戰”下再度成為焦點。
正如《人民論壇網》銳評所說,“內卷式”競爭的本質,就是市場參與者陷入一種逐步固化的惡性競爭狀態和低效率增長困境。這場打著“科技賦能”幌子的零和博弈,實現了平臺數據的“繁榮”,卻以犧牲商家利潤、騎手安全、餐飲品質和文化傳承為代價,實為一場“所有人皆輸”的死亡游戲,以短期數據掩蓋了生態鏈的長期損耗,將行業拖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深淵。
02
內卷之源,資本無序擴張下的生態畸變
一個不爭的事實,少數無良商家盯緊外賣平臺的低門檻和線上運營“鉆空子”,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潤,采購過期、變質的低價原料,甚或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在衛生條件不達標、加工過程不規范的小作坊,借用他人營業執照,堂而皇之上線運營、牟取利益。個別平臺在商戶資質審核上存在嚴重漏洞,未能嚴格執行審核程序,導致一些證照不全、衛生條件不達標的商家混入平臺。
秉持著“存在即合理”的理念,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據新華網報道,“檔口外賣”“幽靈外賣”屢禁不止,和外賣行業生態失衡,商家利潤不斷走低有著密切關系。
上海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平此前在接受新華網財采訪時表示,“價格戰”有可能使得商家降低不該降的成本,讓商家在食品安全、食品質量上出現隱患。
外賣行業的畸形內卷,非一日之寒,其根源深植于平臺經濟的邏輯異化。
一方面,平臺通過壟斷性聚合巨量用戶,構筑了“數字封建領主”般的權力結構,擁有對商戶生殺予奪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在風險資本的催熟和規模優先的畸形價值觀驅動下,行業超速狂奔,短短數年強行壓縮了本應十年以上的自然生長周期,“燒錢換壟斷,壟斷再收割”的套路被反復演繹。
平臺算法在“優化”的名義下,實質上不斷加深對商戶和騎手的“數字化剝削”,將本應帶來普惠的互聯網技術,異化為榨取超額利潤的工具。這種資本驅動下的生態畸變,是內卷肆虐的根本土壤。
03
背道而馳,內卷模式與國家戰略的強烈沖突
在全球反對“內卷”思潮興起、我國明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外賣行業的深度內卷已成為一股逆流,與國家戰略方向背道而馳。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后續政策文件反復強調要“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倡導“工匠精神”,支持培育“百年老店”,促進“共同富裕”。然而,外賣平臺的內卷模式卻在現實中發揮著南轅北轍的作用。
擠壓實體活力,導致老字號堂食品質下降;扭曲資源配置,將流量和資本引向追求短期爆發的快餐化和標準化,而非具備長期價值的特色餐飲與文化傳承;加劇不公,巨額平臺利潤與掙扎求存的餐飲商戶、奔波勞碌的騎手形成尖銳對比,背離共同富裕的追求。在鄉村振興呼喚縣域餐飲特色發展、文化強國需要守護美食文化多樣性的關鍵時刻,平臺主導的內卷模式卻在系統性地削弱中國餐飲的根基和長遠競爭力。
面對行業亂象,國家監管早已亮明態度。
2025年5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五部門約談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要求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7月12日,總局部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立足市場監管職責,市場監管總局梳理了可能導致“內卷式”競爭的7類典型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商業宣傳違法行為、商業詆毀行為、不正當價格行為、質量不合格行為、平臺制定不合理規則行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不當干預市場競爭行為。這些舉措為抵制無序競爭提供了政策依據。
要根治“內卷病”,需從底層邏輯推動行業轉向可持續的價值創造。遵義餐飲商會的倡議書提出了可操作的路徑:停止非理性補貼、保障商家合法權益、共建可持續發展生態,落實這些訴求需多方協同破局。
遵義餐飲商會的呼聲,是中小企業在資本碾壓下的自救吶喊,更是對整個行業迷失方向的警示。當“滿18減18”的標語充斥屏幕,當“0元奶茶”在倉庫堆積變質,外賣行業看似沸騰的流量盛宴,實則透支了商業社會的健康根基。
內卷的終點沒有贏家,只有一地泡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約談與遵義商會的倡議,如同刺破泡沫的銀針,讓行業看清真實痛點。
破局之道,在于將“補貼戰”轉為“品質戰”——平臺用算法優化保障商家合理利潤,餐飲企業憑食品安全與特色服務贏得用戶,騎手通過規范配送獲得穩定回報。商業文明的本質是生態共榮,而非數據幻覺下的零和博弈。
當低價狂歡的潮水退去,唯有堅守品質與公平的參與者,才能繼續留在牌桌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