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寶寶牙齒變黑,家長往往第一反應是擔心蛀牙(齲齒)。其實先不必慌 —— 臨床中不少孩子因牙面發黑就診,檢查后卻發現牙齒并未齲壞,變黑是色素沉著引起的。
這種色素沉著多與飲食相關,比如頻繁進食深色食物、飲料,或口腔清潔不到位,導致色素附著在牙面。與齲齒不同,它不會破壞牙體組織,但仍需及時干預。家長若發現孩子牙齒變色,建議先就醫明確原因,再針對性處理。
什么是牙面色素沉著
兒童牙面色素沉著,表現為靠近牙齦邊緣的牙面上平行或不連續分布的黑色、褐色甚至綠色斑點,通常是外源性著色,大多數與飲食、口腔衛生或某些藥物有關。這種色素沉積是牙齒外在的顏色改變,乳牙與恒牙都有可能發生。
牙面色素沉著影響牙齒的美觀,對牙齒的健康和功能影響并不明顯。色素沉著并不是齲齒,色素本身也不會直接導致齲齒。
色素沉著的原因
1.與飲食習慣有關。比如常吃深色食物(巧克力、醬油)或喝果汁、可樂等且未及時刷牙,造成色素沉積。
2.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刷牙不徹底,導致色素沉積。
3.與個體口腔內微生物菌群的組成與代謝,以及唾液或齦溝液成分的差異等因素也有關。
4.頻繁使用抗生素。藥物影響口腔內的菌群平衡,致使產黑色素類桿菌數量增加,從而導致色素沉積。
應對措施
加強口腔清潔:使用兒童專用的小頭軟毛牙刷,早晚正確刷牙(10歲以下兒童需家長協助)。可以嘗試含少量氟化物的兒童牙膏(3歲以下用米粒大小,3歲以上用豌豆大小)。飯后漱口,減少食物殘渣滯留。
調整飲食結構與習慣:減少深色食物及含色素飲料(果汁、可樂)的攝入,進食后及時刷牙漱口。避免長期服用鐵劑等易染色的藥物(若必須服用,可考慮用吸管并及時刷牙漱口)。
觀察牙面色素變化:若為淺表性色素,堅持刷牙清潔后可能逐漸淡化,無需處理。如果家庭護理效果不明顯,建議前往口腔科就診,由專業醫生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