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都市生活中,許多人飽受口干咽燥、鼻腔干澀的困擾。北京三甲醫院中醫專家齊巖醫生指出,這些癥狀往往與中醫"肺陰虧虛"密切相關。作為專注干燥癥研究四十年的專家,齊醫生對此類病癥有著獨到見解。
齊醫生解釋道:"肺為嬌臟,喜潤惡燥,主司津液輸布。"當肺陰不足時,猶如久旱之地,會出現一系列干燥癥狀。臨床表現為:口干欲飲卻不解渴;鼻腔干澀易出血;咽喉干癢似有異物;夜間干咳影響睡眠。部分患者還伴有五心煩熱、午后潮紅等陰虛內熱之象。
齊醫生分享了一個典型病例:一位資深語文教師因長期用嗓過度,出現咽喉灼痛、聲音嘶啞等癥狀,嚴重時影響授課。經辨證為肺陰虛型干燥綜合征,通過中藥調理配合生活調養,癥狀明顯改善。
治療方面,齊醫生強調"標本兼顧"原則:以滋養肺陰治本,清熱生津治標;同時注重固護衛氣。針對不同體質,需辨證施治,因人制宜。
特別提醒:現代生活方式中,空調環境、電子設備過度使用、熬夜等不良習慣,都是損傷肺陰的重要因素。建議多食銀耳、百合等滋陰之品,保持規律作息。若癥狀持續,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