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疆,把一年中最豐沛的色彩傾瀉在天地之間。7月5日至12日,木林森集團盛邀各地區代理商,共赴一場歷時八天、跨越兩千公里,縱貫草原、湖泊、峽谷、雪山、沙漠的“同心同行·悅啟疆湖”2025木林森客戶感恩之旅。活動在新疆已圓滿收官,六個坐標在地圖上連綴出一條“光的軌跡”,也將木林森“舒適、自然、品質”的品牌理念寫進天山南北。
(一)第一湖·第一面——賽里木湖的“藍色歡迎禮” 。
迎接大家的第一道風景,是賽里木湖360°無死角的湛藍。當車隊翻越博羅科努山,湖面像一塊突然被推開的藍色絲絨,在群山之間鋪陳開來。旗幟被湖風吹得獵獵作響,在集團總裁長江總的帶領下,全體伙伴們共同齊聲喊出“木林森,聚力向上,森森不息”的口號,成為當天景區里分貝最高的聲音。
(二)第一峽·第一聲——獨山子大峽谷的“時間留聲機” 。
團隊沿著連霍高速一路向南,抵達獨山子大峽谷。站在落差200米的玻璃棧道上,腳下是億萬年被風雨切割出的褶皺,像大地的年輪。傍晚,伙伴們在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西部烏鎮圍爐燒烤,炭火與落日同溫,烏蘇啤酒在冰桶里冒著寒氣,清脆的碰杯聲連成一片,隨著“愛拼才贏”這首閩南專屬歌曲的響起,全場自發合唱。這一夜,草原作舞臺,烏蘇為鼓點,而我們是臨時起意的主角,可我們以一首閩南老歌,在西北草原寫下最颯沓的合唱!
(三)第一村·第一騎——禾木村“騎馬去云端看炊煙”
到達禾木村已是正午,全體成員騎上哈薩克馬隊沿松針鋪就的山徑緩步上行,抵達哈登觀景臺,視野驟然打開,遠處的友誼峰雪線閃耀,近處的白樺林隨風翻起銀綠相間的浪。就在隊伍下來的最后一個緩坡,天空驟然出現兩道彩虹,一前一后橫跨整片禾木河谷——將村莊、松林與遠處的雪峰輕輕攏在懷中,哈薩克馴馬師最先揚起馬鞭喊道:“雙彩虹,寓意神靈的祝福!”
(四)第一池·第一船——天山天池“雪嶺與湖光的鏡面反射”
緊接著團隊途徑S101公路南下阜康,前往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以天池為中心,北起石門,南到雪線、西達馬牙山、東至大東溝,有完整的4個垂直自然景觀帶,在長江總的帶領下大家共同搭乘游船緩行18公里,途徑定海神針礁、王母廟前、潛龍淵峽,全程四十分鐘,山湖光影一鏡到底。
(五)第一灣·第一音——喀納斯“在神的調色盤里家訪”
團隊抵達喀納斯老村,游覽喀納斯三灣,從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一道彎有一道彎的故事,感受了綠松石般的溪水及叢林的靜謐。到蒙古族圖瓦人家中家訪,80歲的圖瓦族老人吹奏起用湖葦制成的“蘇爾”,聲音蒼涼得像從遠古吹來;樂隊成員輪番展示口技,演奏一曲圖瓦人的思鄉曲,沒有一句漢語,卻讓臺下的南方客戶共同閉眼聆聽,濕潤了眼眶;而后的“呼麥”響起,低音像喀納斯湖最深的水,高音像友誼峰最白的雪。
(六)第一山·第一井——火焰山與坎兒井的“冰與火之歌”
旅途的最后一站是吐魯番,火焰山是《西游記》的拍攝地,電子溫度計的紅線倔強地停在“60℃”,導游一句:我們現在踩在《西游記》的“八百里火焰”上能把生雞蛋烤成溏心,也能把大家的熱情烤得更熟!”逗得眾人哄笑。隨后在火焰山地標下木林森家人排成兩排,高舉橫幅和司旗合影留念,為此次北疆之行畫下圓滿的句號。最后是游覽了三大工程之一的地下水利灌溉工廠-坎兒井地下暗渠,20℃的清涼瞬間包裹全身,其是將天山的地下雪水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飲水,結合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午后走進維吾爾族家訪,葡萄架下的無核白葡萄更顯剔透,大家共同學習了一支歡快的新疆舞蹈-麥西來普,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
最好的旅程不是抵達終點,而是抵達彼此。木林森集團“同心同行·悅啟疆湖”客戶感恩之旅完美落幕,木林森人用腳步丈量疆域,用真心鏈接伙伴,在祖國西北寫下了一篇“同心者同行,同行者共贏”的宏大敘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