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的成都簡陽臨空經濟產業園內,一座嶄新的雙層鋼結構建筑內部正進行最后的設備調試。
7月16日,據申通川藏省公司成都中心總經理易帥透露,占地130畝的申通成都轉運中心二期項目,將于7月20日正式投運。
易帥稱,“該項目也稱為‘申通川藏總部’,投用后,其進出港業務最大處理量能夠達到每天600萬票,增長50%。這里將成為全國申通轉運中心中業務量第一的物流樞紐。”
新設備讓快件分揀能力翻倍
本地生鮮水果出川再提速
走進二期項目一層,150個裝貨口整齊排列,幾輛180立方米的巨型貨車正停靠在固定點位裝卸貨物。“以前裝貨口只有現在的一半,貨物轉運總要等‘空位’,現在翻倍后,每條干線都能直達全國各區域。”易帥指著忙碌的裝貨區說。
自動化快件識別設備
對四川出港占比30%的生鮮貨物而言,增長的裝貨口數量,意味著實實在在的“保鮮效率”提升。現在正值攀枝花芒果、宜賓荔枝上市旺季。這些嬌貴的鮮果,在以前運往東北時,總要耗費大約3天的時間,而等到二期項目投運后,這段鮮果旅程將至少縮短24小時。“多出來的一天,能讓東北消費者嘗到更鮮甜的四川味道。”易帥笑著說。
穿過裝貨區,52臺自動化快件識別設備(DWS,即“五面掃”)在卸貨區整齊列隊,黑色的傳送帶正搭載著快遞貨物飛速流轉。易帥介紹,這些設備能夠自動稱量每件包裹的體積、重量,并將包裹分為大件類和小件類,節省人工分類的時間,“每臺設備的快件處理效率達到每小時3500-4000票,相較以前,速度提升近一倍。”易帥的話語里透著自豪。
自動化集包
拾級而上,二層的景象更令人驚嘆:528、529、530……在自動化集包區域內,編號整齊的自動化集包延伸至視線盡頭,總數超過1000個。據易帥介紹,每臺自動化集包的快件分揀量可達15000票/小時,相比于之前,效率提升超過30%。
而在隔壁2萬平方米的云倉里,雖然還有幾天才正式啟用,但所有倉位提前一個月就已經被以電商為主的客戶搶租一空。易帥稱,“客戶把貨存在這里,線上訂單一響,直接零距離發貨,租客先將貨物預存在這里,直接省去從發貨地運到轉運中心的運輸成本,同時減少運輸途中的貨物破損率。”
云倉內景
物流巨頭競逐西南
智慧物流樞紐提前100天竣工
距離申通快遞成都轉運中心二期項目不到3公里,中通快遞西南總部項目同樣傳來好消息,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設備進場安裝階段,計劃在今年10月正式投產運行。項目負責人包陳浩介紹,“這個占地400畝的智慧物流樞紐,比原計劃提前100天竣工。”
包陳浩表示,中通快遞西南總部項目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新建快運分撥中心、智能化快遞分撥中心、智能倉配云倉中心等,是中通快遞在國內布局的最大區域總部項目,投產后,預計可節約物流成本4%,提升整個西南地區快件時效6個小時,對區域物流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包陳浩稱,“項目的設備進場安裝需要四個月時間,調試可能需要一個半月時間,最快預期在10月投運。”
來源 | 紅星新聞 作者 | 胡謙 版式 | 麥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