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裝修好后,我就對我家窗簾一直“心存芥蒂”,有時候真是后悔當初怎么沒多做做功課,導致窗簾成為了我家裝修的最大敗筆……
這入住一年時間,我也做了一些功課,可以說,如果再買窗簾的話,有7處是我要著重注意的,還真不是我亂說,而是親身吃虧踩坑后總結出的經驗。
來看看是不是對你有所幫助吧~
一、褶皺倍數選擇
窗簾的褶皺倍數,有兩種常被人選擇。
當開間在4米以上時,一般選1.8倍褶皺就剛剛好,雖然波浪曲線不如2倍褶皺明顯,但卻能降低很多購買預算,同時突出窗簾的柔軟美感,但不建議再小了,否則會顯得過于疏松。
當開間不足4米時,則不建議用1.8倍褶皺的,否則會讓窗簾波浪感和垂感都大大降低,相比之下,2倍會更合適,不會太寬松也不會太繁瑣,看起來剛剛好。
別看就這么一個小小的窗簾褶皺問題,卻也是決定窗簾看起來是否順眼的關鍵。
二、不猶豫選定高布
現在稍微講究點的家用窗簾商家,基本都沒有定寬布的選項了。
定高和定寬的區別就是字面意思,定高就是布匹的長度固定,可以根據需求調整高度,而定寬則反之,是指布匹寬度固定,長度可根據需求調整。
現在再想想,現在家里的層高基本都差不多,選定寬布顯然不合適,按照固定高度,選擇其寬度才是更加省錢且更合適。
三、掛鉤用韓式S鉤不用爪鉤
窗簾的掛鉤也有講究,羅馬桿自然不用考慮,但如果是窗簾盒的話,自然要用到掛鉤。
以前的掛鉤多是那種簡易的爪鉤,除了便宜結實以外就沒什么優點了,掛鉤不牢固、容易晃動、變形都是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而韓式S鉤是現在的主流選擇,其實也貴不到哪兒去,但實用性大大提升,可以根據窗簾想要懸掛的高度,調整掛鉤位置,使用靈活性和穩定性上,都比普通爪鉤要強,開關窗簾時,掛鉤固定處也會更穩。
四、盡量選純色不選拼色
我一直覺得拼色窗簾有點尷尬,無論是何種顏色搭配,但凡一掛上去就會顯得有些不上檔次。
尤其是那種灰橙配色的“經典”拼色窗簾, 掛上以后會讓整個空間顯得零碎,家具也很難搭配起來,尷尬得很。
反觀純色窗簾,只要是質感稍微好一些的,無論是灰色、米白、綠色,都能和大多數家居風格巧妙搭配起來,即便不出彩,也不會顯得突兀,現代風、原木風、輕奢風……無論何種裝修風格,我都建議用純色窗簾。
五、不要高溫定型的窗簾
高穩定型的窗簾,總是會給我一種“假”的感覺。
雖然每一道褶皺都很明顯,但因為做了高溫定型,卻失去了它原本的柔軟,顯得硬梆梆地很死板。
更不用說它價格還要更貴一些了……
其實按照我上面的建議,選對褶皺,完全不用考慮高溫定型的問題,隨意垂落的自然、隨性感,反而才是窗簾更重要的。
對比高溫定型和普通窗簾,若我能重新選一次的話,肯定會堅定選普通的不定型窗簾。
六、羅馬桿窗簾漏光嚴重
窗簾不用羅馬桿的,時至今日其實已經不用我再多說了,羅馬桿漏光、開關不便等問題都不是什么難以察覺的缺點,只要不是裝修預算太過有限的話,我是真不建議如今裝窗簾,還去做羅馬桿的。
現在裝窗簾,還是做鋁合金靜音滑軌的窗簾盒吧。
開關窗簾更加順滑、不漏光不說,關鍵是后續想要裝智能電動窗簾的話,也不用做太多改造,只需要在原本滑軌位置預留有電源插座就行。
七、窗簾和紗簾材質選擇
最后說說窗簾和紗簾的材質。
臥室里的窗簾我首推絨布,主要是這類材質遮光性一般來說說都不差,不會因為光線滲透窗簾而影響睡眠。
另外,絨布的材質也很柔軟、很慵懶,超適合臥室。
客廳相對來說用棉麻窗簾要更加合適一些,即便是用投影儀,有棉麻窗簾遮光也足夠。
更不用說它透氣性和質感都不錯了,掛在客廳更能提升空間氛圍感,也適合大多的裝修風格。
至于紗簾的選擇,金剛紗真的是萬金油,不僅紗簾本身很有韌性很耐用,同時也能起到透光不透人的效果,作為紗簾,在遮擋視線的同時不影響采光,真的超級實用!
總之,上面這7點,就是我總結出的挑選窗簾最該注重的地方,不夸張地說,若能讓我重新選一次窗簾的話,我發誓不會再選錯!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