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這次,韓國人盯上了兵馬俑:鎧甲像高麗武士,說明是我們的祖先
這年頭文化碰瓷的戲碼越來越離譜。最近韓國網友又出新招,居然把主意打到了秦始皇兵馬俑頭上。他們信誓旦旦地說這些陶俑是高麗王朝的遺物,理由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說什么兵馬俑的鎧甲像高麗武士,發簪是韓民族特有,連陶俑的面相都被拿來做文章。這種強行碰瓷的行為,簡直是把厚顏無恥演繹到了新高度。
但更讓人擔憂的是,在我們對自身文化日漸疏離的當下,別人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認領"我們的文化瑰寶了。
01 文化碰瓷已成常態
兵馬俑事件絕非偶然。韓國在文化挪用方面早已輕車熟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
漢服被說成韓服,中國結變成韓國結,連文房四寶都要貼上韓國標簽。最離譜的是端午節,明明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卻被他們拿去申遺,還成功了。
起初大家都當笑話看,畢竟中華五千年文明擺在那里。但可怕的是,他們不僅在國內洗腦,還在國際上大肆宣傳。很多不了解歷史的外國人,真的信了這套說辭。
這次連兵馬俑都不放過,說明他們的野心已經膨脹到要染指中華文明核心遺產的地步了。
02 為何敢如此肆無忌憚
他們之所以這么囂張,原因其實很明了。
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文化教育不到位。現在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影視劇層面。真要問起漢服形制、傳統工藝,沒幾個人能說清楚。
另一方面是韓國在文化輸出上的系統性操作。從教材編寫到國際展覽,從偶像宣傳到學術論文,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文化改造產業鏈。
當我們在博物館靜態展示時,他們已經在用流行文化包裝輸出。久而久之,不明真相的外國人自然會被帶偏。
03 文化主權爭奪戰
表面上看爭的是幾件文物、幾個節日,實際上爭奪的是文化話語權。
等他們的說法被國際社會采信,被寫進教科書,被博物館采用,我們再想澄清就難了。
這不是簡單的面子問題,而是關系到文明傳承的根本。如果我們自己都不重視、不保護、不傳承,難道指望別人幫我們守護嗎?
看看那些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再看看別人拿著我們的文化元素賺得盆滿缽滿,這種文化自棄才是最讓人痛心的。
04 守護文明根脈
有人覺得這是小題大做,認為歷史真相不會被改變。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文化爭奪是場持久戰,勝負往往在潛移默化中決定。當我們的孩子在國際上看到馬面裙被標注為東亞傳統服飾,當外國學者引用韓國論文講述中國文化起源,那時再著急就晚了。
五千年的文明不該只存在于博物館里,而要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從了解開始,到認同,再到傳承,這條路必須我們自己走。
兵馬俑不只是文物,更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如果連這都能被別人"認領",我們還有什么臉面自稱炎黃子孫?
文化自信不是喊出來的,是做出來的。該醒醒了,是時候用實際行動守護我們的文明根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