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在大阪與中方官員會面時,當面提出一項迫切要求:重啟已停滯24年的日本牛肉對華出口。這一貿易禁令始于2001年日本爆發瘋牛病后,中方隨即全面停止進口。森山裕毫不掩飾意圖,聲稱若能在此事上“展示一個方向”,就能讓日本畜牧業者“放心”。
緊接著,日本外相巖屋毅向媒體高調宣布:恢復牛肉出口的關鍵協定已生效,更將其稱作“時隔24年恢復對中國出口牛肉的重要節點”。耐人尋味的是,中方始終未發布任何官方確認——日方單方面“報喜”的急切與中方的審慎形成鮮明溫差。
此次中方官員訪日的“正題”,是出席大阪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中方在演講中強調,“中日是搬不走的近鄰”,呼吁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然而對牛肉議題?只字未提。這種場合選擇凸顯中方策略:可談友誼,慎碰實質。
日本如此急切有其苦衷。中國曾是日本牛肉第三大出口市場,2001年禁令前年交易額高達3800萬美元。對掙扎中的日本農業團體而言,中國市場復蘇意味巨大商機。而當前美國關稅大棒已下,若能在中國市場撕開突破口,必將解其燃眉之急。
中方避談牛肉卻非漠視利益。2021年雙邊貿易額達3714億美元,日本累計在華投資超1200億美元,3萬家企業扎根中國市場。但政治信任赤字始終拖累經濟合作縱深,從歷史認知、釣魚島爭端到區域主導權博弈,結構性矛盾深嵌兩國關系。總之,一塊牛肉背后,需要搬開的是巨大礁石。日本若真想打開中國市場,怕是要先解開更大的心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