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如鼓卻拉不出來、腸道就像擁堵的早高峰、真的“裂”開了……如今,便秘正在折磨每一位“排便困難型選手”,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景南教授表示:“每周排便少于3次可能就是便秘。高溫天氣持續,加之暑期出游火熱,都會增加便秘風險。如果排便費時費力,想排便而排不出、伴有腹痛、腹脹等不適癥狀就要注意,很可能就‘中招’了。”
1.4億國人深受其害,腸道“堵車”不可忽視
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便秘總患病率已達10.9%,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為慢性便秘患者,累計有1.4億人深受便秘困擾。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未來便秘患者體量將呈上升趨勢,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也將顯著提升。
便秘高發與飲食生活習慣、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情緒低落等密切相關。李景南教授表示:“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心情與便秘密切相關。情緒改變、壓力大,首先就會影響到胃腸道動力,減緩腸道蠕動,造成便秘。”
然而,便秘并不僅僅是“拉不出”這么簡單。作為人體很重要的免疫器官,腸道“堵車”不可輕視,腸道受便秘影響可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李景南教授強調:“便秘不是個小問題,其背后可能會隱藏著腫瘤、潰瘍等疾病,還會帶來很多嚴重的健康風險。在長期便秘的情況下,體內很多毒素無法排出,會增加結腸腫瘤發生的風險。很多老年人也會因為便秘,排便時用力過度,從而誘發心梗、腦出血。”
擺脫便秘困擾:健康生活方式與科學用藥雙管齊下
如何科學有效地應對便秘問題?李景南教授表示:“首先要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構建健康的生活模式。具體而言,應增加粗糧攝入,保證充足水分攝取,多吃新鮮蔬菜;同時,積極參與運動鍛煉,以此提升胃腸道的蠕動能力。此外,無論是否有便意,都建議每日固定時間在衛生間稍作停留,約幾分鐘即可,逐步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不良習慣:喜歡長時間待在衛生間,或看書、或刷手機,將原本短暫的排便時間無限延長。這種看似愜意的行為,實則暗藏著諸多健康隱患。對此,李景南教授提醒:“長時間處于蹲坐馬桶的姿勢,會導致直腸充血,干擾正常排便。一定不要養成久蹲的習慣,排便完畢即起身,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健康、舒適的狀態。”
在便秘治療上,一定要選擇安全且可以長期使用的藥物,來保持腸道功能,不要只圖一時痛快。”
對此,李景南教授表示:“作為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便秘一線用藥,乳果糖屬于滲透性瀉劑,能夠讓腸道保持高滲透壓狀態,使腸道外的水分進入腸道,讓大便變得蓬松,進而利于排便。此外,乳果糖作為益生元,促進益生菌的生長,通過改善整個腸道的微生態環境,改善便秘癥狀。乳果糖的雙重作用機制相較于刺激性瀉藥更安全,1~2天即可取得臨床效果,且適合長期使用。日常用藥時,可根據個人癥狀的具體情況,搭配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調整相應劑量。”
乳果糖有個“糖”字,那糖尿病患者能使用嗎?李景南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影響腸道動力情況,出現便秘的幾率相較于正常人群更高,因此科學應對便秘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慢病管理至關重要。乳果糖雖然名稱帶‘糖’,但其化學結構與普通糖類不同,幾乎不被人體消化吸收,能夠直接到達結腸,對血糖的影響較小。因此,乳果糖的適用人群非常廣,兒童、孕婦、糖尿病患者都可使用。”
7月16日,拜耳健康消費品攜手京東健康重磅發布達喜乳果糖新品,并就新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拓中國消化道健康市場。
原標題:《10個中國人1個中招,專家提醒:對抗便秘困擾,科學用藥是關鍵》
欄目編輯:易蓉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