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長期被這些問題困擾:飯后腹脹難消,感覺肚子里的“氣”四處亂竄,還伴有大便粘膩、反酸、噯氣頻發、排氣增多?甚至一吃東西就脹痛加劇,連帶著睡眠變差、情緒也容易波動?知名中醫專家馬淑華主任指出,這些看似胃腸不適的癥狀,其深層根源很可能在于中醫所講的肝郁脾虛。
馬淑華主任在臨床中發現,這類問題根源多在脾胃失調。中醫理論中,肝如同身體的“指揮中心”,負責全身氣機的疏泄與流通;而脾胃則是關鍵的“能量工廠”與“升降中樞”,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水谷精微的運化輸布。當長期情緒壓力大、飲食不節等因素導致肝氣郁結不暢,就會直接影響脾胃的健運功能,形成“木郁克土”的病理狀態。氣機因此郁滯在中焦(脾胃所在區域),從而引發上述一系列消化系統不適及全身癥狀。
馬淑華主任強調,改善此類問題的核心在于“疏肝健脾”,打通體內郁堵的氣機。除了專業的中藥調理外,她特別推薦一個常被忽視的養肝調氣“黃金穴”——行間穴。該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腳趾縫紋頭后方、赤白肉交界處。作為肝經上的重要腧穴(滎穴),行間穴是肝經氣血匯聚的關鍵節點,尤擅清瀉肝火、疏肝解郁、暢通氣機。對于因肝郁克脾導致的脾胃脹滿、消化不良等癥狀,其調理效果顯著,是太沖穴的有力補充。
馬淑華主任推薦使用方法:
- 時間: 建議每晚睡前操作。
- 方法: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在行間穴上,以適中的力度(以感到明顯酸脹感為度)進行旋轉按揉(可逆時針方向)。
- 時長: 每側持續按揉約3-5分鐘即可。
馬淑華主任建議,若能堅持按摩行間穴,同時配合專業中醫師(如馬淑華主任團隊)辨證開具的健脾疏肝方劑,雙管齊下,能更有效地疏解肝郁、健運脾胃,打通全身郁滯的氣機,從而顯著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胃腸困擾,幫助您恢復良好的食欲與安穩的睡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