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項,是房地產。
這一次,沒有“強勁反彈”的字眼,也沒有“階段性企穩”的定調。數據本身,就寫著一句話:
這場行業修復,遠比想象中緩慢。
01
投資還在跌,新開工幾近冰封
從過去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表現來看,“下行”仍然是最基本的判斷。
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為4.67萬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資3.58萬億元,下降10.4%。
這是連續第三年同比負增長,也是疫情以來投資最疲軟的一個半年。
最值得警惕的,是“新開工面積”這個指標——同比下降20%,降幅比去年全年還高。
這意味著什么?
不是沒錢蓋房子了,而是開發商干脆選擇不蓋了。
從動機上說,這是一種主動收縮。
在政策持續寬松的環境里,他們依然選擇“收手”,說明判斷預期仍未好轉;
從行業視角看,這也是一條冷冰冰的信號:
真正的拐點,沒來。
02
銷售降幅收窄,但量能仍弱
和2024年同期相比,商品房的銷售數據看上去沒那么難看了。
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58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5%;銷售金額下降5.5%。
如果只看數字,這比去年明顯好轉,但如果放到歷史維度里——依然處于歷史低位。
回暖的,是邊際;還沒有回來的,是信心。
不少開發商在一季度集中推盤,加大促銷,有些地方甚至打出了“一口價、保回購”的營銷口號。6月的“618式”特價,也推動了短期成交。
但這種“以價換量”,不是根本解法,更像是一種戰術喘息。
03
庫存連續4個月回落,但還不夠
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76948萬平方米,比5月減少479萬平方米。這已是庫存連續第4個月下降。
很多人把這看作市場好轉的先兆。
但如果我們放大視角,會發現:
? 當前的庫存總量,依然遠高于2021年水平;
? 四個月的連續回落,在整體庫存周期中,還只能算“小波動”;
? 結構性問題依舊突出——去化快的,集中在核心城市個別項目,三四線城市的大量存量,仍然處于“去不掉”的狀態。
如果把庫存比作病人身上的“水腫”,現在的退燒,只是部分緩解,遠沒有根治。
04
融資回暖,但開發商更謹慎了
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化是:企業到位資金的降幅收窄了。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5.02萬億元,同比下降6.2%,比去年同期回升不少。其中,國內貸款同比略增0.6%,表明銀行信貸確實在發力。
但這筆“回暖的水”,大多數房企并沒有立刻用來鋪開新投資,而是更理性地用于債務展期、緩解現金流。
說得更直白些:
錢,是進來了。但企業更惜命了。
沒人再輕易加杠桿。很多房企已經從“高周轉思維”切換到了“生存本能”:項目做得再少,也要安全;銷售再慢,也要穩住信用。
這背后,是行業從“融資驅動”向“運營驅動”的邏輯轉向。
05
一線城市仍是主戰場,低線城市仍在冷卻
從不同城市來看,一線城市的成交表現是相對穩定的。
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的核心地段,部分中高端盤依舊保持較高去化率。而二線城市中,杭州、成都等少數城市也因政策寬松帶來一定熱度。
但在三四線,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沒有新增人口、沒有高收入群體、沒有經濟支撐,過去依靠“棚改+信貸”的銷售邏輯,已經難以為繼。
政策支持在發力,但市場響應慢了很多。就像一個人摔了一跤,政策把他扶起來,但他不敢立刻往前走了。
市場情緒,還在回來的路上。
06
政策發力,仍在“托而不舉”階段
在政策層面,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因城施策”已全面加速。
? 核心城市放松限購、降低首付、調降房貸利率;
? 國家平臺加速收儲部分閑置地塊;
? 舊改、保障房、城中村改造等“新三樣”開始接棒;
這些動作的核心目標,并不是讓市場大漲,而是穩住底部——避免系統性風險。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政策更多是“托”,而不是“舉”。
這是一種審慎的處理方式,也說明官方對市場恢復的時間表,是中長期的。
不是一個季度,可能也不是一年。
結語
這一次的半年報,既沒有驚喜,也沒有新的轉折。但它很真實。
? 投資仍在萎縮,意味著開發商還在收縮;
? 銷售略有恢復,但不具備趨勢;
? 融資環境好轉,但企業選擇保守;
? 政策在給力,但市場還在觀望。
中國樓市,正在進入一個“慢恢復”的通道:
沒有快速反彈,但也不會徹底塌陷。核心資產仍有價值,邊緣市場需要時間消化。開發商不再奔跑,而是在存量時代尋找新解法。
現在比的是誰能活下來,誰能跑得久,誰能在修復過程中沉下心來,做好產品、穩住現金流、守住信用底線。
這是一個全行業向“現實主義”回歸的時代。
關注大爆炸好運大爆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