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蘇來源 | 十點讀書(ID:duhaoshu)
這兩年,情感話題有個很火的概念,叫“生理性喜歡”。
所謂生理性喜歡,是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的不受理性控制的本能吸引。
這是一種身體和潛意識的直接反應。
主要表現為:
明明ta并不符合你的“擇偶標準”,卻讓你忍不住靠近;
兩個人的條件看起來“不合適”,但身體卻誠實地被吸引;
這不是什么玄學,而是“生理性喜歡”,是真愛發生的必經之地,也是愛情里最原始、最真實的信號。
它決定了我們被什么樣的人吸引,又將會過著怎樣的情感人生。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理性喜歡”。
不要高估你對無愛婚姻的忍耐程度
為什么說“生理性喜歡”是真愛發生的必要條件?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缺乏“生理性喜歡”的婚姻,將會是什么樣子。
電影《出走的決心》里,主角人物原型 “蘇敏“的婚姻,就是一個典型的“生理性喜歡”缺失的模式。
她跟丈夫是經人介紹認識的,當時兩人條件都差不多,算是門當戶對,而老杜也有正式工作,只見過兩面的他們,就匆匆決定走進婚姻。
蘇敏不知道,這樣一個倉促的決定,將會讓自己成為婚姻里的絕望主婦。
婚后,丈夫對她的態度,不僅看不到絲毫愛意,甚至連陌生人都不如。
這個家里,家務全由蘇敏承擔,丈夫卻在經濟上跟她實行嚴格的AA制,甚至連孩子的學費都不想出。
有一次,蘇敏用了丈夫的醫療卡為母親買藥,被丈夫知道后,連夜改了登陸密碼。
都說結婚是為了抵御人生的風雨,而蘇敏的婚姻卻四處漏風。
她在婚姻里過得異常辛苦,為了支付婚姻的開支,她做過泥瓦匠、賣過水果、縫補衣服、送過報紙、掃過大街……
這種不愛的冷漠感,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喜歡吃辣,丈夫卻要求每頓飯必須口味清淡;
她想看電視,都要等到丈夫看完之后才能調換想看的節目。
兩人一起買菜,他不會等她,更不會幫忙;
兩人一起撐傘,蘇敏每次都是半個身子被雨淋濕。
即使妥協、讓步到如此境地,蘇敏在丈夫眼里依舊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稍有不慎,就會遭到他的冷言冷語和指責。
蘇敏說:“結婚三十年,從未體會過愛情。”
終于,在完成妻職、母職之后,她選擇從窒息的婚姻里出走,去遼闊的天地中獲得喘息。
有一句很火的話這樣說:
“千萬不要高估,你對無愛婚姻的忍耐程度。”
我們總以為,愛情是可以培養的,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
第一眼都不心動的人,即使勉強在一起生活,怎么都喜歡不起來。
而對于自己不愛的人,人都是非常殘忍且冷血的。
他不會共情你的痛苦,更看不到你身上的閃光點,當你身處困境時,愛人的冷眼旁觀只會讓你無比寒心。
無論是誰,一旦走進這樣的婚姻,都是對身心無止盡的消耗和搓磨。
“生理性喜歡”是真愛發生的先兆
有人說,生理性喜歡,不就是見色起意嗎。
心理學家表示:
生理性喜歡并沒有這么膚淺。
實際上,這是一種基于生物本能的吸引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基因篩選機制。
通過信息素、體態特征等判斷基因互補性,刺激多巴胺、苯基乙胺等激素大量分泌,而產生的愉悅感、興奮感。
情感博主@你將相思賦予誰講過一個有關生理性喜歡的真實案例。
博主有一個朋友,這個朋友什么都好,就是身上有很重的汗味,到了夏天,誰都不愿意靠近她,除了她的老公。
她跟老公的感情很好,平日里,兩個人總是黏膩在一起,她老公從沒有表現出什么異樣。
身邊朋友都非常好奇,她老公是怎么受得了她身上的味道的,后來得出合理結論:
他的鼻子一定有問題。
直到有一次,博主去他們家做客,看到一幕場景:
朋友和她老公擁抱在一起,她老公一臉陶醉的表情。
博主就逗他們問:“聞出來沒有,是什么味道?”
她老公回答:“梔子花香味。”
博主聽完非常震驚,認定他的鼻子一定出現了味覺失調,但是他聞別的味道又變得正常起來。
最終博主表示,這種對特定體味的獨特偏好,如果無法用現實邏輯解釋,那就只能是生理性喜歡了 。
心理學有一個“費洛蒙效應”:
說的是相愛的兩個人可能聞到對方的獨特體味,這是基因匹配的信號,也是潛意識吸引的表現。
我們的身體遠比大腦更誠實,理智發生之前,身體早就幫我們做出了選擇。
“生理性喜歡”不僅決定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還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伴侶的包容程度。
身邊有個二婚的朋友,講述兩次婚姻最大的不同,便是自己的態度。
跟前夫在一起的時候,盡管前夫什么都沒有做錯,她總是一副很不耐煩的表情。
平時前夫想挨著坐一起,她都感覺渾身刺撓,想找機會坐遠點;
每次前夫想跟她貼貼,她感覺身體每個毛孔都在抗拒,時間久了她都以為自己是性冷淡。
后來因一些瑣事,兩人的婚姻最終還是分崩離析了。
直到遇見第二任丈夫,她才發現自己原來感情可以這么天雷勾地火。
每天都要見面,一天見不到他,心里就抓耳撓心;
很喜歡他,時時刻刻都想跟他粘在一起,喜歡聞他身體的氣味,怎么聞都聞不夠;
跟他在一起吃飯,不管吃什么,都覺得特別香,自己一個人吃的時候,就覺得味道一般;
更絕的是,兩人吵架的時候,只要一看到他的臉,就怎么也吵不起來了。
兩次婚姻一對比,朋友得出一個重要結論:
還是要跟生理性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即使付出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
身體從不說謊,最純粹的愛,從來不需要勉強。
而真正的愛里,人們對自己愛的人的包容程度超乎想象。
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人,無論對方怎么作鬧,他在自己這里始終擁有豁免權,這樣的婚姻想走散都難。
生理性喜歡,是所有真愛發生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生理性喜歡,最終都能修成正果。
要想收獲煉一段美滿的佳緣,還必須滿足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心理性喜歡。
所謂心理性喜歡,基于心理層面的情感體驗,主要發自對對方的性格、三觀、才華,以及內在品質而產生的認可和欣賞。
某檔綜藝里,李雪琴問戚薇:
“你和李承鉉已經結婚九年,現在兩人之間還有心動的感覺嗎?”
戚薇當即給出肯定答復:“有啊。”
李雪琴很驚訝,繼續問道:
“那他做什么會讓你心動呢?“
戚薇很認真地說:
“他帶孩子的時候,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也不看手機,用幼稚的方法陪孩子玩、陪孩子笑、陪孩子吧。”
好的愛情并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它需要的不僅是生理性喜歡的激情沖刺,更是責任和教養的耐力考驗。
生理性喜歡,是愛情發生的先決條件,這種喜歡即使再強烈,若沒有責任和人品的加持,堅持不了多久就散了。
激情消退是生物本能,但這并不代表著愛情結束,而是更深層的愛意開始慢慢浮現。
除此之外,思想契合和靈魂共鳴更會升華兩個人之間的愛意。
錢鐘書和楊絳的愛情故事,可謂是“心理性喜歡”的模范代表。
兩人相識于清華,一位是才華橫溢的青年學者,一位是滿腹詩書的氣質才女,他們第一次見面,就被對方深深吸引。
而且兩人的興趣愛好也一致,都是文學愛好者。
平時一有時間就喜歡讀書、寫作,一起探討書中的觀點和思想,互相引導、啟發,獲得不同視角的見解。
錢鐘書寫作《圍城》時,楊絳不僅能夠給出有效的建議,包攬了所有的家務瑣事,只為讓丈夫安心創作。
生理性喜歡是真愛發生的先決條件,而“心理性喜歡”能為關系提供健康、長久的動力。
正如一句話所說:
“生理吸引力是點燃愛火的火柴,而共同成長才是守護火焰的長柴。
讀懂這種情感密碼,不是為迎合本能,而是為在欲望之上,建筑更堅實的靈魂圣殿。”
真正高質量的愛情,不單僅靠 “荷爾蒙維持”,而是靠身體和靈魂的雙重吸引。
愛情最神奇之處,在于它無法被完全量化。
那些讓你“說不清為什么就是喜歡”的人,其實是你的基因、你的神經、你的心跳,在悄悄告訴你:
“這是對的。”
正如一句話所說:
“第一眼就喜歡的人,是靈魂認出了彼此。 ”
生理性喜歡,是真愛發生的前提,將這種荷爾蒙層面的吸引,若是缺乏現實基礎,很容易風一吹就散了。
而高明的愛人,都會將身體本能的“生理性喜歡”升華成更深鏈接的“心理性喜歡”,如此這般,關系才能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現實生活中,條件合適的人有很多,能讓你產生生理性喜歡的人,可能一輩子就幾個,如果你遇到生理性喜歡的人,請一定要珍惜。
想知道你們的關系有沒有生理性喜歡,以下特征供自測:
? 對視超過3秒會忍不住微笑或親吻;
? 覺得對方的體味很好聞,甚至想收集ta穿過的衣服;
? 吵架時,一旦有肢體接觸怒氣值立刻下降50%。
? 走路時,手會無意識碰到一起,坐在沙發上會不自覺靠近;
? 跟ta在一起時,內心特別安心,情緒崩潰時,ta的擁抱就能讓人平靜。
點個,茫茫人海里,愿你能找到心生歡喜之人,于人間煙火處,攜手相扶共渡余生。
你遇到過無法解釋的“生理性喜歡”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讓更多人一起見證愛情發生時的模樣。
作者簡介:阿蘇。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系十點讀書。
點贊、分享、在看點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