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封鎖中國的棋盤上,芯片成了戰略的重中之重。
在2020年,一則消息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向全球發出通緝,被通緝的對象不是什么恐怖分子,也不是什么大貪官,而是我國的芯片科學家陳正坤。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堂堂超級大國,不惜撕破臉皮,專門針對一位中國科學家?
臺灣芯片專家為國效力
陳正坤,出生于臺灣省,長大后就讀于臺灣成功大學材料學專業,之后又前往加州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深造。
博士畢業后,他進入美國芯片大廠“美光”工作,短短數年就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
但因為陳正坤的華人身份,他始終被排擠、打壓,始終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后來,他一咬牙,回國加入“福建晉華”項目,打算自己帶團隊,幫中國搞自己的芯片。
短短一年時間,他便帶領團隊成功實現了國產16納米DRAM芯片的研發和量產!
可沒想到,正是這一步,踩到了美國的神經。
厚顏無恥,挑起事端
當時中美科技戰打得火熱,美光公司馬上跳出來指控福建晉華“竊取其關鍵技術技術”,而陳正坤正是這場“偷竊行為”的核心人物
美國政府更是火速下場,事情升級成一場國家安全事件,聲稱這是“中國主導的滲透行為”。
接著,美國對他下了全球通緝令,凍結他的資產,刪除他的論文,甚至打算把他押送到美國關起來,徹底堵死他繼續搞科研之路。
其實,像這種“全球獵殺”,陳正坤根本不是個例。
華為的孟晚舟、中興、中芯國際,一個個都曾被美方用所謂“國家安全”的借口打壓圍堵。
說白了,美國就是在告訴你:“你可以給我打工,但永遠別想自己做老板,你只要搞高科技,就是間諜、就是威脅!”
堅決反擊,美國認慫
但是這一次,咱們中國也沒有再慣著他們。
外交部第一時間強硬回應:“中國堅決反對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司法化,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單邊制裁!”
國內不少網友和學者也紛紛發聲:這哪是抓什么“商業間諜”,分明是搞技術封鎖!
就這樣,美國拿不出有效證據,中國也明確拒絕引渡,陳正坤的通緝這一拖,就是兩年……
一直到2022年,劇情突然反轉——美國悄悄撤銷了對陳正坤的全球通緝。
沒有公告、沒有審判,通緝令就這么悄無聲息地刪了,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
通緝時喊打喊殺,撤案時卻連個屁都不放,要不是國內媒體挖出來,根本沒人知道美國這次“悄悄認慫”了。
受盡委屈,重返一線!
雖然通緝令最后取消了,但這幾年對陳正坤來說真的是不好過。
他被貼上了“敏感人物”的標簽,無法出國,很多重要的國際科研會議都沒辦法參加。
這期間他不僅名聲受損,科研工作也被打斷,精神上的壓力大得不得了。
可陳正坤沒被打倒,也沒抱怨,更沒賣慘。
通緝令一撤,他馬上回到實驗室,默默地繼續為國產芯片拼命工作。
就是這種堅持和韌勁,讓他在困境里依然挺立,為中國芯片的自主研發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他都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科研人!
這場鬧劇時刻提醒我們,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打破外部封鎖和圍堵,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強國之路。
面對挑戰,我們不能退縮,唯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