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一個商人出身,他的治國手段無他,一切都是向“錢”看!
特朗普為什么發起全球關稅戰?互聯網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
根據美國國內一些專家的分析來看,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本質原因,還是為了從世界各地收割羊毛,以此來維持美國政府堪憂的債務。
據外媒爆料,特朗普準備對剩下的近150個中小國家加征10%到15%的關稅。這一消息猶如平地驚雷,瞬間在全球范圍內引發軒然大波。
自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以來,其貿易政策就一直以“美國優先”為核心,不斷展現出強硬且激進的姿態。早在今年4月2日,特朗普就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其他國家的商品征收“對等關稅”,最低基準稅率為10%。
不過,或許是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又或許是出于對美國國內經濟潛在負面影響的擔憂,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暫停征收關稅90天??删驮?月9日關稅暫緩期即將結束的前夕,市場本以為局勢會有所緩和,特朗普卻再次出人意料,將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而如今,對近150個中小國家加征關稅的計劃,無疑表明特朗普在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朗普的這一決策并非毫無預兆。此前,他就已經對多個國家和地區揮舞過關稅大棒。例如,在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中,他多次威脅要對歐盟的汽車等產品加征高額關稅,導致美歐貿易關系持續緊張;
對墨西哥,也以打擊芬太尼走私不力等為由,施加懲罰性關稅。這些過往的舉動,都為如今對眾多中小國家下手埋下了伏筆。
而此次之所以將目標鎖定在近150個中小國家,一方面,可能是特朗普認為這些國家在經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上相對較弱,對美國的反制能力有限,更容易在關稅博弈中屈服;
另一方面,從美國的貿易數據來看,雖然這些國家單個的貿易規模或許不大,但總體加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美國的貿易逆差等數據,特朗普試圖通過對它們加征關稅,進一步改善美國的貿易平衡狀況。
特朗普準備對近150個中小國家加征關稅這一舉措,猶如一場強烈的“經濟地震”,將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產生了多方面的巨大沖擊。
在全球供應鏈層面,眾多企業的生產布局將面臨嚴峻挑戰。許多跨國公司在這些中小國家設有生產基地或采購渠道,以利用當地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原材料等資源,構建起高效且成本可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一旦關稅增加,企業從這些國家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的成本將大幅上升。
為了維持利潤,企業要么選擇提高產品價格,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要么只能被迫尋找新的原材料供應地。但尋找新的供應地并非易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進行考察、談判、建立合作關系等,而且新的供應地在原材料質量、供應穩定性等方面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從國際貿易格局來看,這一行為無疑將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當美國率先對這些中小國家加征關稅后,其他國家很可能會出于自衛心理,紛紛效仿,采取類似的貿易保護措施。
這將導致全球貿易壁壘不斷增多,國際貿易的自由流動受到嚴重阻礙。原本順暢的全球貿易網絡,可能會因為各國之間的關稅大戰而變得支離破碎。
對于全球物價而言,更是面臨著巨大的上漲壓力。隨著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無論是中間產品還是最終消費品的價格都難以避免地會上升。從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服裝,到工業生產中的機械設備、電子元件等,價格都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在美國國內,消費者可能會發現,購買一件進口自東南亞的襯衫,價格比以往貴了不少;企業在采購生產設備時,也會因為進口零部件價格的上升而面臨成本增加的困境。
這不僅會降低消費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通貨膨脹,使各國央行在貨幣政策調控上面臨更加艱難的抉擇。
面對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激進的關稅政策,美國著名投資者、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在2025年股東大會上挺身而出,直接對這種將貿易當武器使的做法提出了尖銳批評。
巴菲特明確指出,把貿易當作武器,對其他國家收懲罰性關稅,這絕對是一個重大錯誤。他的觀點并非無的放矢。從經濟理論的角度來看,貿易的本質是各國基于自身的比較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并相互交換,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福利的最大化。
當美國對其他國家征收高額關稅時,實際上是在人為地扭曲市場機制,破壞這種基于比較優勢的國際分工體系。例如,美國的農業生產效率高,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具有優勢;
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玩具等生產上具有成本優勢。正常的貿易往來可以讓美國消費者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這些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時美國的農產品也能在國際市場上暢銷。
但關稅的增加,使得貿易受阻,美國消費者不得不為購買這些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而美國的農產品出口也可能會因為其他國家的反制措施而受到影響。
巴菲特還呼吁美國繼續搞自由貿易。他深知自由貿易對于美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緊密相連。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通過自由貿易,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的資源和市場,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率和創新能力。
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可以將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獲取豐厚的利潤,同時也能從全球采購到優質且價格合理的零部件,用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而如果一味地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似保護了某些國內產業,但從長期來看,將削弱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阻礙技術的交流與創新,最終損害美國經濟的長遠利益。
此外,從國際政治和外交的角度來看,過度使用關稅作為武器,會嚴重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和聲譽。美國長期以來倡導的自由貿易理念將受到質疑,其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領導地位也可能因此受到沖擊。
眾多國家可能會對美國產生不信任感,進而尋求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加緊密和穩定的貿易關系,這對于美國在全球經濟和政治舞臺上的影響力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特朗普:準備向150國征收10%至15%關稅——參考消息
巴菲特批評美國關稅政策:貿易不應被當做武器——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