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隨意攻擊本土,那國際法的意義在哪兒?
俄烏沖突進入第四個年頭了,時間過得很快,俄羅斯襲擊烏克蘭第一天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轉眼都第四年了。
但戰爭局勢一直在僵持和拉扯中,時而高溫,時而低溫,在美國和以色列空襲伊朗的轟炸之下,俄烏似乎也走向了一個更危險的方向。
就在中東停火的空檔,俄烏又起火了,據說最近俄軍在邊境集結重兵,一場更大規模的對抗似乎正在醞釀。
而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限制也逐漸解除了,那么到底烏克蘭可以對莫斯科采取什么樣的更大的行動呢?中國大使館的提醒又暗示了什么?這場戰爭到底會走向何方?
我們先從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說起,過去幾年,西方國家雖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一直設下紅線。
西方說,我們雖然可以給你武器,但是禁止你烏克蘭軍隊使用這些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尤其是莫斯科。
俄羅斯和烏克蘭現在戰爭的地區是在邊境,是在有爭議的地區,國際上對這種爭議地區領土管不住,兩國各自都說領土是自家的。
但如果導彈打到了莫斯科本土,那性質就不一樣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戰爭的一個共識就是:打到本土,那就不叫戰爭了,那叫侵略。
其實這種情況發生過一次,是在2024年底的時候,當時朝鮮去支援俄羅斯,是直接支援,這惹惱了英美。
于是烏克蘭就用美國給的ATACMS導彈打到了俄羅斯本土布良斯克州,緊接著英國的一枚導彈也直接打到了俄羅斯本土。
美國當時的解釋是,俄羅斯得到了朝鮮的支援,烏克蘭也應該得到一些支援,所以允許烏克蘭用美國導彈打到俄羅斯本土。
而英國對此的解釋是沉默,英國選擇到處遮遮掩掩,畢竟脫歐了,所有的事兒都要自己扛,英國并不想惹事兒,選擇沉默。
這件事過去半年后,也就是目前,美國正在逐漸放松這個限制。
2025年7月15日,有媒體報道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通話,問他“我給你提供導彈,你能不能打到莫斯科,打到圣彼得堡?”
這是啥意思呢?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是有意不再約束烏克蘭對俄境內目標的打擊,再加上特朗普承諾在秋季前交付17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似乎是要幫助烏軍撕開俄軍的空中防線。
打到俄羅斯本土?特朗普這話都能說出來,看來戰爭已經到了一些非常階段了。
不過正如特朗普本人給大伙兒的最初印象一樣,就在這個消息被爆出之后不多久,特朗普馬上否認,“別打莫斯科啊,我沒那么說啊,都是假新聞。”
歐洲方面,其實早在五月份,德國總理就已經取消了對援烏武器的射程限制。
這不僅讓人想到了德國最引人關注的“金牛座”巡航導彈,雖然德國沒有明說會給烏克蘭這個導彈,但它的射程可達500公里,理論上能覆蓋莫斯科紅場。
俄方那時候就警告了,如果這種武器出現在戰場上,將徹底打破戰略平衡。
這些動作都標志著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從有限防御轉向了全面戰爭升級。西方態度的轉變,讓烏克蘭獲得了更大的反擊空間,但也讓局勢更加危險。
一旦烏軍大規模攻擊俄本土,尤其是莫斯科這樣的核心目標,俄羅斯的報復可能遠超預期,甚至可能直接波及北約國家。
這就不得不說到俄軍最急的大規模集結了,據一些情報機構披露,俄軍計劃在夏季發動代號“夏季總攻”的大規模攻勢,目標可能是控制烏東的蘇梅州、哈爾科夫州等關鍵地區。
目前俄軍已在邊境集結約130萬兵力,并采用“火墻推進”戰術——即先用密集炮火覆蓋烏軍陣地,再以步兵逐步蠶食防線。
為了確保后勤補給,俄羅斯不僅國內軍工全速生產,還從朝鮮獲得了大量彈藥支援,這些物資通過鐵路源源不斷運往前線,為長期作戰做準備。
俄軍還在烏東形成多個包圍圈,試圖切斷烏軍的補給線,逼迫對手在不利條件下決戰。
烏克蘭方面則采取“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烏總統澤連斯基已簽署法令,將戰時狀態延長至2025年11月5日,表明烏克蘭已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雖然是這樣,但烏軍的反擊手段仍然有限——即便西方解除了武器使用限制,烏克蘭仍缺乏足夠的高精度遠程導彈去真正威脅莫斯科。
不過烏軍并非毫無機會,近期烏軍無人機頻繁襲擊俄境內煉油廠、軍事基地甚至核預警系統,這些行動雖未造成決定性打擊,但成功干擾了俄軍的后勤和指揮系統。
烏克蘭也在爭取更多西方先進武器,包括F-16戰斗機和遠程導彈,以增強反擊能力。
然而戰爭持續越久,烏克蘭的國力消耗就越嚴重。即便西方援助不斷,烏軍能否在俄軍的全面攻勢下守住防線,仍是未知數。
俄烏沖突的升級不僅影響交戰雙方,也讓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更加緊張。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期頻繁出訪,和朝鮮金正恩進行了會晤,試圖爭取更多國際支持,尤其是與朝鮮等國的軍事合作。
中國在這場沖突中保持中立立場,呼吁和平解決爭端,但也拒絕美國施壓停止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
中國駐烏克蘭使館最近多次發布安全提醒,警告在烏中國公民遠離高風險地區。
很明顯,當地安全形勢是肉眼可見地惡化,所以中國的這個提醒被外界解讀為中方預判戰事可能進一步升級。
目前俄烏戰爭僵持,聯合國曾多次嘗試調解,但收效甚微。
如今的俄烏沖突已不僅是地區戰爭,而是大國博弈的縮影。
如果局勢繼續惡化,甚至可能引發北約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重塑歐洲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俄烏沖突正走向一個更危險的階段,西方解除武器限制,讓烏克蘭有了攻擊莫斯科的可能性;俄軍則集結重兵,準備發動決定性攻勢。
雖然特朗普否認了這個說法,不過從戰場的表現和中國的提醒看來,也許戰火會迎來新的拐點。
如果戰火繼續擴大并蔓延,真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