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7月16日,天津首單本地直采海運進口埃塞俄比亞咖啡豆在東疆開箱。
在各口岸部門的通力協作下,該批咖啡豆以最短的時間靠港作業,并完成各項通關工作。目前已有超半數咖啡豆被提前預定,準備進入工廠進行炒制烘焙,實現了到港后即刻流通,很快會成為消費者杯中的美味。
這也是繼車厘子、藍莓、榴蓮、鳳梨等水果之后東疆引入的又一特色產品,使東疆從“購全球、買全球、吃全球”向“飲全球”拓展。同時,這是東疆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成果,是東疆作為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積極發揮區港一體口岸優勢及“自貿+綜保”雙區疊加政策功能優勢的體現。
本次進口豆種源自咖啡首次被發現并作為飲品的地方——埃塞俄比亞卡法地區,卡法原始林是世界公認的咖啡發源地,也是如今阿拉比卡咖啡的基因寶庫,卡法森林已經孕育出了約5000個咖啡樹種,被認為是阿拉比卡最豐富的基因寶庫,有著“天然的咖啡品種博物館”的稱號。
自2023年10月,埃塞俄比亞未烘焙咖啡生豆首次進口到中國市場,埃塞俄比亞咖啡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近年來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快速擴張,特別是北方地區咖啡店每年呈現大幅擴增,僅天津目前店面數量已接近2000家,充分說明北方在咖啡豆進口領域還有很大空間。而埃塞俄比亞目前年產咖啡豆已達60萬噸,且量級仍在繼續上漲。雙方供需結構也為此經貿合作奠定了市場基礎。為響應市場需求,東疆管委會和區屬國有企業天津東疆發展有限公司將產業培育和實物貿易相結合,發揮口岸集散優勢,實現市場需求與供應源頭精準對接,通過優化供應鏈結構,精減中間銷售流轉環節,降低采購成本,并縮短咖啡豆從原產地到消費市場的流通路徑。
未來東疆將充分依托口岸功能和產業基礎優勢,積極建設貿易出海綜合服務港,以埃塞俄比亞、新加坡為起點,拓展與非洲、東南亞、西亞、拉美、歐洲等友好往來地區的更多合作空間,為國際貿易、跨境投融資、國際商務、海外工程、跨境電商等多業態場景和全生命周期的國際業務合作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推動更多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化營商水平,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出積極貢獻,并為新時代新消費新市場打開新篇章。(津云新聞記者 霍艷華 通訊員 黃貝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