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岐山縣鳳鳴西路社區依托“五鳳齊飛”文明實踐品牌,聯合縣文化館精心打造的“禾苗課堂·暑你快樂”暑期公益課堂持續開講。本次課程特別邀請剪紙非遺傳承人徐引娣老師坐鎮授課,以“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為理念,讓轄區青少年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的溫度。
活動中,徐引娣老師以象征團圓美滿、多子多福的石榴為創作原型,從剪紙的歷史淵源講起,細致介紹了傳統剪紙的紋樣寓意、工具使用和基礎技法。“大家看,石榴的花瓣要剪得圓潤飽滿,果粒要疏密有致,這樣才能體現剪紙‘圓如滿月、尖如麥芒’的美感。”老師一邊示范折紙、下剪的技巧,一邊講解剪紙中蘊含的民俗文化和吉祥寓意。孩子們圍坐在一起,手持紅紙和剪刀,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從生疏到熟練,一張張普通的紅紙在指尖流轉,逐漸變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榴剪紙作品,課堂上不時響起驚喜的贊嘆聲。
此次活動將岐山剪紙非遺傳承與暑期文化服務深度融合,不僅讓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直觀感受家鄉非遺“以刀代筆、以剪傳情”的獨特魅力,更通過本土非遺傳承人的親授親傳,讓千年剪紙技藝在孩子們心中播下傳承的種子。這種“接地氣、有溫度”的非遺體驗模式,既豐富了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也讓岐山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煥發新活力,贏得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
(王少云)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