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掃黑風暴》里的精彩表現,于文文熱度回升,可等來的不是喝彩,反倒被謾罵聲包圍。
這事兒說起來也挺意外,起因竟是一條褲子。
有網友翻出了她的一組舊照,照片里她穿的緊身褲因貼合身形被指責“不雅”。
評論區更是直接炸開了鍋,表示于文文這個穿搭就是在“擦邊”。
這場風波,也隱隱照出了娛樂圈里“惡臭”的另一面。
于文文演唱會穿搭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百度百科等】(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一、藝人之路
于文文這位又會唱歌又會演戲的大明星,想必許多人都不陌生。
1989年出生在遼寧大連,但在年幼時因為家庭緣故移民加拿大,但長大之后的她,身為加拿大籍卻始終心系華語娛樂圈,最終在2010 年選擇回到中國發展。
她的音樂旅程始于2012 年,個人迷你專輯《雨下吧》的推出,讓人們聽到了她青澀歌聲中蘊含的真誠。
2014 年是她多面發展的開端,不僅發行了首張個人音樂專輯《斗志》,還在校園青春劇《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中完成了電視劇首秀,靈動的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次年,她又憑借實力斬獲了兩項歌曲大獎,得到了業界的認可,這份肯定也為她的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年之后,她又登上央視《中國好歌曲第三季》的舞臺。
在這個舞臺上,于文文展現出的原創音樂才華令人驚艷,同時也讓她收獲了不少關注。
但真正讓她火出圈的,還是2017年的《前任3:再見前任》。
電影里她賺足了眼淚,唱作的插曲《體面》更是大街小巷都在放,簡直成了失戀標配 BGM。
憑借這首歌,她拿下第 23 屆華鼎獎最佳電影歌曲獎,實至名歸!
之后她也沒閑著,《無限歌謠季》《天賜的聲音》這些音樂節目里總有她的身影,還出了《尚未界定》《幕間劇》《是我》幾張專輯,風格越來越成熟。
她還參加了《乘風破浪第三季》,因為唱功比較好,姐姐們都想和她組隊,最終她也成功成團,又圈一波好感。
從浪姐的舞臺上下來之后,于文文便趁熱打鐵,直接舉辦了“魔方視界”體育館巡回演唱會。
雖然這是她第一次開這么大規模的演唱會,但場面也十分壯觀,舞臺也超燃!
雖然偏向于搞音樂,但演戲方面她也一直在突破。
2017年《前任3:再見前任》后,她陸續參演了多種題材的作品。
科幻災難電影《月球隕落》與懸疑劇《消失的孩子》中,她分別展現了不同風格的表演,讓觀眾看到了她的可塑性。
2023年,她主演的《前任 4:英年早婚》上映,在電影中她也用更成熟的演技詮釋了角色的成長。
近期,隨著《掃毒風暴》的熱播,于文文在劇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然而,與作品熱度相伴的,卻是她被翻出的舊照引發的“擦邊”爭議,評論區更是吵翻了天。
二、“擦邊”爭議
這場爭議的源頭,要追溯到于文文的一場演唱會。
那天她的造型本是精心設計過的 —— 內搭一件閃著細碎光芒的吊帶,外面配了一套利落的小西服套裝,單看上半身,干練又得體,完全挑不出錯處。
可爭議偏偏出在褲子上,或許是為了更好地展現身材線條,她當天穿的褲子格外緊身,也正因如此,一些網友覺得照片里“私密處輪廓”過于明顯。
即便她沒有做大的肢體動作,大腿之間的線條看起來也有些突兀,讓部分人覺得觀感不適。
其實這已不是于文文第一次因穿著引發網友質疑。
此前她曾穿過一條粉色緊身褲亮相,同樣被指“穿衣不當”,陷入“擦邊”的爭議里。
兩次相似的爭議,讓不少人開始聚焦她的穿搭風格,甚至將討論延伸到對藝人言行邊界的評判上。
評論區里的聲音更是五花八門。
有人結合她曾唱紅的《體面》調侃:“歌體面,褲子不體面。”
更有甚者言辭尖銳:“人和動物唯一的區別,就是羞恥心。”
這樣的評價已然帶著攻擊性,字里行間滿是對她穿搭的不滿。
可細想一下,于文文真的穿錯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她穿的這些衣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大街上隨便就能看到有人穿著類似的緊身褲或瑜伽褲。
不少網友也為她鳴不平:“芭蕾舞演員不也常穿緊身服飾嗎?怎么沒見人批評,到了于文文這里就成了擦邊?”
不過持反對意見的人也有自己的理由:“芭蕾舞演員穿緊身衣是為了表演或訓練需要,屬于特定場景下的專業著裝,平常也不會這么穿去公共場合。”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不過還是有些網友看得更透徹,直言“心術不正的人看什么都覺得臟”。
他們覺得現在的輿論對藝人太過苛刻:穿得清涼些,會被罵擦邊;裹得嚴實了,但若有不慎暴露出身材曲線,還是會被挑刺。
“大清早就亡了,怎么還在用老眼光對女性的穿著指手畫腳?”
但這種類似的對女藝人穿搭進行點評,諷刺其“擦邊”的事件也不在少數。
三、女藝人穿搭爭議
在娛樂圈,女性藝人因穿著引發爭議似乎成了常態,于文文的經歷并非個例,柳巖多年來的遭遇更是讓人唏噓。
柳巖在公眾視野中,常年被貼上“出賣色相”“靠胸上位”的標簽。
參加活動時,不光有同行男藝人毫不掩飾地偷瞄、甚至言語調戲;就連她經紀人的工作號碼里,都時常收到陌生男性發來的騷擾信息和淫穢照片。
更有甚者,在節目中提及柳巖時,竟在自己胸口比劃圓圈,這種低俗的暗示,無疑是對她的不尊重。
柳巖曾無奈地說:“大家總覺得我穿著泳裝在街上走路。”
而包貝爾那場婚禮上的 “扔伴娘” 事件,更讓大眾直觀感受到她這些年承受的無形壓力 ——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原罪”。
而徐嬌的海邊比基尼造型也沒能逃過爭議,也被部分網友批評“擦邊”。
但很快有網友反駁:“在海邊不穿得清涼些,難道要裹著大棉襖嗎?”
面對爭議,徐嬌大方回應:“都 2020 年了,女生穿個泳裝不正常嗎?我很喜歡我的身體。”
這番話瞬間讓網友分成兩派:一方認為這是女性應有的穿衣自由,覺得不妥只能怪自己想歪了;另一方則覺得,穿泳裝沒問題,但這類照片不太適合發在網上。
支持徐嬌的網友繼續反擊,認為只要內容不違法,發布與否就是個人自由。
這場爭論隨著熱度降低漸漸平息,卻留下了關于“自由邊界”的思考。
女性穿得清涼會被罵,裹得嚴實了若顯身材曲線,又會被指“擦邊”。
我們總在談論女性穿衣自由,可當她們真的展現出性感與清涼時,往往難逃輿論的指責。
其實,這些爭議的根源,或許正如那句“心臟看什么都臟”。
女性的身體不該成為被審視、被批判的對象,她們有權決定自己穿什么、如何展現自己。
當社會一邊呼吁女性獨立自由,一邊又對她們的穿著指指點點時,所謂的“穿衣自由”便成了一句空話。
從于文文的緊身褲到柳巖的性感標簽,再到徐嬌的比基尼,這些爭議提醒著我們,對女性的包容與尊重,不應只停留在口號上。
或許,當我們學會用更純粹的目光看待他人的穿著,不把自己的偏見強加于人時,真正的穿衣自由才會到來。
結尾
每個人都可以對任何事物產生質疑,但這并不是能夠隨便用低俗想法評價他人的理由。
可以不理解但請尊重,尊重事物,尊重他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