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極端高溫,紀錄不斷被打破
近期,我國多個省份被極端高溫籠罩,新疆、陜西、河南、山西、湖北、重慶等六省區市相繼出現40℃以上的氣溫。從國家氣象觀測站數據看,至少有29個站點打破或追平了7月氣溫歷史紀錄。其中,陜西興平測得42.8℃,周至42.7℃,西安涇河42.2℃,勉縣40.1℃,均刷新了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而湖北巴東的42.2℃則成為長江流域今年截至目前的最高溫。
這種極端高溫帶來了不少意料之外的現象。比如,河南不少網友分享說,家里的蚊子竟然被熱死了。從他們曬出的照片來看,房間地面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全是被高溫“烤”死的蚊子,讓不少人直呼“爽快”,但也從另一個角度提醒著我們:今年的氣候確實熱得不太正常。
蚊子也撐不住,高溫是致命威脅
蚊子其實對溫度非常敏感,它們屬于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外部環境而變化。在適宜溫度下,比如25℃至30℃之間,蚊子的代謝最活躍,繁殖能力也最強。但一旦溫度持續升高,超出它們的生理極限,就會迅速出現代謝紊亂的問題。
比如常見的淡色庫蚊、埃及伊蚊等,它們雖然能短時間承受較高溫度,但一旦環境溫度超過40℃,其體表水分蒸發加速,如果無法及時吸取水分補充,就會因脫水死亡。而如果氣溫持續在45℃以上數小時,蚊子體內的蛋白質結構就會被破壞,酶活性也會失效,直接導致細胞功能崩潰,出現大規模死亡。
這次在河南等地看到蚊子熱死的情況,正是由于長時間高溫,加上城市地表溫度疊加效應,室內溫度甚至可能超過室外。對于小型昆蟲來說,這種條件就像在蒸籠里,根本無法逃避。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大自然對極端天氣的一種“反饋”:連最頑強的蚊子都撐不住了,人類也該提高警覺。
副高偏北異常,熱穹頂疊加效應明顯
那么問題來了,今年的夏天,為什么熱成這樣?答案要從全球氣候系統說起。今年極端高溫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拉尼娜現象結束后的“后遺癥”。拉尼娜期間,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偏低,會導致全球大氣環流結構發生變化。而在拉尼娜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氣候系統往往還會維持一種不穩定的狀態。
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副熱帶高壓位置的偏北和活躍。今年副高強度特別強,甚至突破了往年的范圍,直接控制到了華北乃至更北的地區。副高控制下,空氣大范圍下沉,下沉的過程會使空氣變得更干燥、更熾熱,加劇地面升溫效應,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穹頂”——熱空氣被壓在地表,像個大鍋蓋一樣,熱量越積越多,人們感覺就像進了蒸箱。
與此同時,西風帶也出現了變化,導致冷空氣南下路徑受阻,北方的熱量得不到稀釋。從去年冬天開始,西伯利亞高壓異常偏弱,使得整個大陸的暖高壓系統提早建立。今年春季至今,大陸暖氣團持續偏強,與副高疊加,導致中原、黃淮、華北等區域出現異常持久且猛烈的高溫過程。
后續來看,副高依舊沒有減弱的趨勢,并且臺風活動的路徑也偏向東海、黃海,導致大量水汽和熱量輸送到北方,更加劇了濕熱疊加的情況。這意味著,高溫高濕的狀態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尤其是對沒有降雨緩解的內陸城市而言,壓力非常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