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山木
當“娃哈哈”變成“娃一群”,這個曾經承載著民族品牌榮光的名字,如今卻成了豪門恩怨的注腳。宗慶后用三十年打造的商業帝國,終究沒能敵過血脈里的“葫蘆娃”基因——七個孩子、四段婚姻、百億遺產爭奪,這場比電視劇還跌宕的家庭鬧劇,撕開了成功企業家的完美面具,也讓我們看到:在財富堆砌的金字塔頂端,親情不過是易碎的琉璃盞。
宗慶后最擅長的,是用“一妻一女一布鞋”的人設包裝自己。他穿著幾十元的布鞋出入人民大會堂,把“勤奮”“樸實”“家國情懷”刻進娃哈哈的DNA。可當鳳凰網的報道揭開面紗,我們才發現,這位“飲料教父”的私人生活比《甄嬛傳》還錯綜復雜:原配施幼珍離婚后隱姓埋名,美國的女兒在大洋彼岸默默生長,杜建英的三個孩子在企業暗處蟄伏,2017年出生的非婚生子女的母親曾在總部大鬧,還有兩個未曝光的孩子藏在迷霧中。更諷刺的是,2009年宗父想把孫子宗繼昌寫入家譜,卻因“影響公眾形象”作罷——原來在宗慶后心里,品牌比血緣更重要。這種割裂在葬禮上達到高潮:捧靈牌的不是獨女宗馥莉,而是從未公開的兒子宗繼昌。當嗩吶聲響起,不知道躺在靈柩里的宗慶后,有沒有想起他當年創業時對施幼珍說的“同甘共苦”?
宗慶后的遺產爭奪戰,堪稱現代版《權力的游戲》。香港匯豐銀行18億美元信托賬戶凍結令、杭州中院股權分割訴訟、職工持股會維權……每一步都在改寫娃哈哈的命運。最耐人尋味的是,杜建英作為“影子夫人”,既掌握著職工持股會的24.6%股權,又通過三捷投資滲透娃哈哈產業鏈,而宗馥莉繼承的29.4%股權,正在被三名弟妹分食。更值得關注的是,杭州市政府竟在宗馥莉和杜建英之間搖擺,甚至傳出“讓杜建英接手46%國資”的消息—— 這場戰爭早已不是家務事,而是關乎千億企業控制權的生死局。最讓人唏噓的是宗馥莉的極端性格:絕食逼宮、頻繁更換保姆、在冰箱裝攝像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是她在父親的秘密帝國里求生的本能反應。當她在香港豪宅里數著2億港元的房產時,可曾想過,父親留下的不是江山,而是一座隨時可能崩塌的火山?
宗慶后的悲劇,折射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集體困境。他們習慣了用家長制管理企業,卻忘了在現代商業社會,親情與權力必須涇渭分明。看看杉杉集團的鄭永剛,生前風光無限,死后家族內斗讓企業市值蒸發200億;再看看許世輝的達利食品,女兒接班后股價暴跌。這些案例都在警示:當家族利益凌駕于企業治理之上,再輝煌的帝國也會崩塌。更可悲的是,宗慶后的七個孩子,沒有一個能逃脫財富的詛咒。宗馥莉困在繼承人的枷鎖里,杜建英的孩子淪為爭產工具,2017年出生的孩子可能永遠不知道父親是誰。他們擁有的不是父愛,而是被物化的血脈價值。正如《民法典》第1071條所寫: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但法律能賦予他們繼承權,卻給不了他們一個完整的家。
宗慶后去世時,床頭擺著一本《紅樓夢》。這位商業奇才或許沒意識到,他的家族故事比曹雪芹筆下的賈府更荒誕:七個孩子如同七盞琉璃燈,在權力的暗夜里忽明忽滅;而娃哈哈這個民族品牌,正從“哈哈笑”變成“哈哈嘆”。當香港法院的判決落下,當杭州的DNA鑒定結果揭曉,我們終將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千億資產,而在能讓營養快線保持甜味的那一絲家的溫度。
☆作者簡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隊政治委員,海軍上校軍銜。現任大連市旅順口區委辦公室二級調研員。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