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師利國
最近,娃哈哈創始人爆出新料,網絡炒的沸沸揚揚,各路大咖神仙各抒己見。由于事情太復雜,故事太曲折,套路水太深,一般人看不明白,也摸不透脈搏。更重要的是有錢人的玩法,有錢人的思維,外人是看不懂的。
作為局外人也不要輕易下結論,一定要汲取宗慶后去世后,很多網友跟風,丟棄農夫山泉買娃哈哈的歷史教訓,認為宗老才是圣人。最后打臉的人是自己,感覺被欺騙,被嘲笑,被玩弄,自己才是跳梁小丑。
回想起來,可笑的人是吃瓜群眾。這幾天又有人在預判,分析。從現實材料中看,似乎有道理,但你不知道的是背后多少不明情節。也許輿論就是他人借用的平臺,劇本早已寫好,場景早已設定。你不明白的地方,不理解的東西,也許就是布局,也是奧秘所在。但一定要相信事實就是事實,紙終究包不住火。
紙包不住火是一條真理,真相最終會揭示出來,只是早和晚的事。事情發展到今天,似乎有點失控的味道。
事實證明,做人要誠實,不要試圖掩蓋自己的錯誤和謊言。逃避不是辦法,最終要付出代價。任何試圖掩蓋問題,隱瞞錯誤,違背規則,違背良知的行為,終將會暴露。
當然,我們也要區分是善意隱瞞還是刻意隱瞞,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宗老死后一年多后才暴露出非婚生子,是善意還是刻意?有人說,如果宗馥莉不動香港信托資產,也不會暴露。我認為這只是導火索,沒有這個火還有另外的引爆裝置,你不找機會我還要尋找機會,也就是說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一紙訴狀簡直是晴天霹靂,把大地炸了一個大坑。炸出了娃哈哈的內幕;炸出了宗慶后所謂家國情懷形象;炸出了影子夫人及非婚子女;炸出了國資監控的漏洞;炸出了宗慶離世后,接班人的系列操作,為什么這么穩準狠。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也看不懂,人們議論紛紛,現在才明白過來。這不僅僅是家庭保衛戰,而且是財富名譽保衛戰。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庭被視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婚姻關系的穩定直接關聯到家族聲譽和社會秩序。小三的出現被認為是對家庭完整性的破壞,違背了“忠貞”,“責任”等核心價值觀。家庭的穩定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環境,父母之間的情感糾紛可能讓孩子感到困惑,焦慮,甚至產生心理創傷,人們對小三是深惡痛絕。面對有能力有謀略的小三,沒有一點手段肯定不行。
也許是宗族家庭,娃哈哈內部都知道有小三的存在,就是沒人公開,這簡直是神仙操作。說明各自背后都有高人,無論你多聰明,多么會運籌謀劃。誰動了我的奶酪?就是問題暴露的開始。從目前情況看,各自都認為勝券在握。很多人也許站在情感角度去思考,支持原配夫人及女兒。但是宗慶后也不是糊涂人,生前肯定有布局。小三也不是吃素的。
他們到底在爭什么?要說金錢財富,他們都不缺,而且肥的流油。只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話又說回來,誰還嫌錢多呢。
也許覺得在宗慶后威望和財富光環的籠罩下,都覺得很憋屈。原配夫人明知丈夫有外遇,但還要委曲求全,忍辱負重,深層次理解這是謀略。宗馥莉很小就知道杜建英的存在,但又有什么辦法,只能苦水往肚里咽,等待羽翼豐滿時出手,這叫深謀遠慮。杜建英及非婚子女不想公開自己的身份嗎?肯定不是,身份就是財富,但沒有人給他們機會,只能默默承受。
所有人都在臥薪嘗膽,等待時機。他們發泄的是多年的積怨,爭的是一口氣。
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該剝去。從娃哈哈事件看,評價任何一個人,都需要謹慎,不要輕意下結論。所謂的蓋棺定論,也不一定真實可信。從人性角度看,偽裝在社會中廣泛存在,讓人難辨真偽。隨著娃哈哈這塊遮羞布的撕開,宗慶后高大上的典型形象受損,企業聲譽受創。
一紙訴狀也給司法出了一個難題。是支持原配還是支持小三?是支持已婚子女還是支持非婚生子女?這不僅僅是法律的審判,還有道德的審判。
劇情如何演變真看不懂,也許還有更多的爆料,有錢人的思維方式超乎我們的想象。局外人只有看熱鬧的份。
☆ 本文作者簡介:師利國,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轉業回湖北十堰。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