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是把未來的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江蘇有個考生,考了 657 分 ——這個分數能穩穩進上海交大醫學院(去年錄取位次 2662 名),可他轉頭填了上海海關學院。
更讓人咋舌的是,這所雙非院校的物理類專業組,投檔線 657 分,比南京大學還高,和北大只差 20 分。
“放著 985 醫學院不讀,去讀雙非海關學院?” 網友吵翻了。
但今年的高考志愿里,這樣的 “意外” 越來越多: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657 分超 985,江蘇警官學院被調侃成 “第三所 985”,軍警校、公費師范生分數全面大漲。
不是學霸們傻了,而是他們算透了一筆賬:在就業難的當下,“穩定” 比 “名校光環” 更值錢。
657 分選海關學院,到底圖啥?
上海海關學院的分數,今年徹底 “瘋了”:
物理類 657 分,在江蘇排 2618 名,這個位次能上上海交大醫學院的臨床專業(去年最低 2662 名)。可考生寧愿放棄 “穿白大褂”,選擇 “穿海關制服”。
原因很直白:進海關太容易了。
學校招生處的人說得實在:“想進海關,除了我們學校,基本沒別的選擇。”
海關系統的崗位,很多明確標注 “僅限海關管理專業”,相當于給上海海關學院的學生開了 “綠色通道”。去年該校畢業生 43.11% 進黨政機關,18.18% 進國企,考公上岸率甩普通高校幾條街。
有家長算過:上海交大醫學院的學生,得讀 5 年本科 + 3 年規培,才能當醫生,前幾年月薪可能就 6000+,還得值夜班、應付醫患矛盾。
而上海海關學院的學生,3 年本科畢業直接進海關,起薪 8000+,朝九晚五,福利全齊,公積金按 12% 交,退休后養老金是醫生的 1.5 倍。
對普通家庭來說,這不是 “虧分”,是 “穩賺”。
名校醫學生,為啥干不過海關?
有人說 “醫生社會地位高、越老越吃香”,這話沒錯,但忽略了背后的 “隱性成本”:
第一,培養周期太長
學醫得 “5+3+X”(5 年本科 + 3 年規培 + 可能的博士),30 歲前很難穩定賺錢。而海關學院 3 年畢業就能工作,8 年時間能攢下近百萬,足夠付個首付;醫生 30 歲時可能還在規培,拿著微薄補助,欠著助學貸款。
第二,工作壓力天差地別
醫生值夜班是常態,一個月輪 10 次,碰上急診連軸轉 24 小時;海關的基層崗位雖然可能偏遠,但朝九晚五,周末雙休,幾乎不加班。有個三甲醫院醫生吐槽:“我月薪 1.2 萬,是海關同學的 1.5 倍,但我一年工作 360 天,他只工作 250 天,時薪反而比我高。”
第三,就業穩定性倒掛
以前覺得 “醫生不會失業”,但現在三甲醫院招聘卷到 “博士起步”,普通醫學院畢業生可能只能去私立醫院,隨時面臨裁員;而海關是中央直屬機構,只要不犯大錯,能干到退休,幾乎沒有失業風險。
不只是海關,這些 “行業校” 全在漲分
今年分數暴漲的,不止上海海關學院: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共中央辦公廳直屬):江蘇物理類 657 分,超南京大學,畢業生多進部委當公務員,政審過了基本穩上;
- 江蘇警官學院:歷史類 623 分,超不少 211,因為公安聯考通過率 90%+,畢業就是警察(有編);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電力系統直屬,電氣工程專業分數超部分 985,畢業生多進國家電網,月薪 1 萬 +,福利齊全。
這些學校有個共同點:背靠行業 “大樹”,就業定向性強。就像電力校的學生進電網,水利校的學生進水利局,相當于 “入學即半只腳踏進體制內”。
對比之下,普通 985 的冷門專業就尷尬了:學材料、環境的畢業生,可能在私企拿著 6000 工資,隨時擔心被裁;而江蘇警官學院的學生,畢業就能拿 8000 月薪,還有編制。
學霸們的選擇,是無奈還是理性?
有人罵 “短視”:“985 的平臺、人脈多值錢!海關學院能比嗎?” 這話有道理,但只適合少數人。
對富二代來說,985 的人脈、資源很重要,哪怕專業冷門,家里也能安排出路;但對普通家庭的孩子,“穩定” 是剛需。
這種選擇,本質是把未來的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以前是 “先上名校,再找工作”,現在是 “先鎖定工作,再選學校”。
畢竟,1222 萬畢業生里,能進體制內的是少數,與其畢業再擠考公獨木橋(平均競爭比 60:1),不如現在就選 “專用通道”。
這樣選,有風險嗎?
當然有。
第一,發展空間可能受限
海關的基層崗位,可能一輩子待在某個城市;而名校醫學生,熬出來能進三甲醫院,成為專家,收入和社會地位更高。
就像有人說的:“海關的穩定是‘一眼望到頭的穩定’,而學醫的辛苦是‘先苦后甜的機會’。”
第二,行業變化難預測
現在海關熱門,不代表十年后還熱門。如果跨境貿易政策調整,崗位需求減少,海關學院的學生可能面臨轉型難;而醫學是 “常青樹”,只要有人就需要醫生。
第三,容易 “躺平”
進了體制內,有些學生會失去奮斗動力,慢慢被淘汰;而名校的氛圍更能激發潛力,哪怕專業冷門,也可能通過考研、轉專業逆襲。
最后說句實在話
沒有 “絕對正確” 的選擇,只有 “適合自己” 的選擇。
如果你家境普通,抗風險能力弱,想早點給家里減負,上海海關學院、軍警校這類 “穩就業” 院校,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如果你有野心,能吃苦,相信 “先苦后甜”,名校的醫學、計算機等專業,依然值得沖。
今年學霸們的 “意外選擇”,其實是就業環境逼出來的理性。與其指責他們 “短視”,不如想想: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寧愿放棄 “可能性”,也要抓住 “確定性”?
你覺得,657 分該選上海交大醫學院,還是上海海關學院?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