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進群,與同行一起共話醫事~
本文來源:醫學界綜合整理
一次搖晃哄娃引發的悲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收治了一例令人痛心的病例:一名1歲患兒因父親在4個月大時不當搖晃導致嚴重顱腦損傷。據患兒母親回憶,當時父親為哄睡孩子將其抱在懷中搖晃后放回床上,嬰兒突然全身癱軟并陷入昏迷,此后喪失行走和爬行能力。經小兒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曉強診斷,患兒確診為“嬰兒搖晃綜合征”,出現單側腦出血、癲癇及腦癱癥狀。
什么是嬰兒搖晃綜合征?
嬰兒搖晃綜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 SBS)是一種嚴重的頭部創傷,通常由成人劇烈搖晃嬰兒引起,可能導致永久性腦損傷、失明甚至死亡。
嬰兒頭部占體重比例達25%(成人僅6%),頸部肌肉群尚未發育完全,無法支撐頭部重量。當遭受劇烈搖晃時:
腦組織碰撞:大腦在顱腔內呈“鐘擺運動”,與顱骨內壁發生撞擊
血管撕裂:橋靜脈等脆弱血管破裂導致硬膜下出血
神經損傷:腦神經纖維因剪切力斷裂,引發彌漫性軸索損傷
嚴重程度
典型癥狀
后遺癥風險
輕度
煩躁不安、嘔吐、嗜睡
發育遲緩、學習障礙
中度
抽搐、瞳孔不等、呼吸暫停
癲癇、視力障礙
重度
昏迷、腦疝、多器官衰竭
終身癱瘓、智力殘疾、死亡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SBS患兒中:25%因顱內壓增高死亡、80%存活者存在長期神經功能障礙、30%出現視網膜出血導致失明。
正確安撫方式
5S安撫法:襁褓包裹(Swaddling)、側臥搖晃(Side/Stomach position)、噓聲模擬(Shushing)、吮吸安撫(Sucking)、輕晃節奏(Swinging)。
安全互動原則:搖晃頻率<1Hz(正常搖籃擺動頻率)、頭部擺動幅度<15°、避免突然加速/減速運動。
嬰兒搖晃綜合征作為可預防的創傷性腦損傷,需要家庭、醫療機構和社會共同構建防護網。科學的育兒知識比經驗主義更重要,情緒管理比快速安撫更關鍵。唯有提高公眾認知,才能避免更多“隱形傷害”的發生。
醫學界心血管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