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律師張曉玲的遭遇讓人揪心——她在愛康國賓做了十年體檢,年年報告都說"一切正常",結果一查竟然是癌癥晚期。
這事兒在網上炸開了鍋,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那些動輒幾千塊的體檢套餐,到底靠不靠譜?
現在的體檢機構搞得跟五星級酒店似的,各種高大上的設備、眼花繚亂的套餐,還有穿白大褂的"專家"坐鎮??蓪嶋H上呢?很多都是花架子。
就拿張曉玲來說,她的體檢報告上明明寫著"右腎鈣化灶",卻被工作人員輕飄飄一句"沒事兒"給打發了。
愛康國賓的回應也挺有意思,說什么"癌癥檢測很復雜""要看檢測時間點",最后再來句"該我們負責的一定負責"。
這話聽著專業,細想就是在甩鍋。他們把醫學上的不確定性,直接變成了推卸責任的借口。
我們很多人都有個誤區,覺得體檢報告上寫著"正常"就萬事大吉了。
但現實很打臉——張曉玲去了好幾家醫院都沒查出癌細胞轉移,最后還是去日本才確診。
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體檢體系可能出了大問題。
現在的體檢太依賴機器數據了,醫生就是照著報告念,根本不會結合個人情況做判斷。
那些所謂的"腫瘤標志物篩查",花了大價錢做,結果可能根本沒啥用。
張曉玲作為律師選擇維權,這事兒干得漂亮!她要求體檢機構提供十年的血液樣本和檢測依據,這招直擊要害。
我們普通人也該學學這種較真兒的精神:
1. 別迷信"套餐越貴越好",要有針對性地檢查;2. 體檢報告不能全信,有異常一定要找專科醫生復查;3. 對自己的身體要上心,感覺不對就得多跑幾家醫院。
張曉玲律師的遭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健康不能外包給商業機構,更不能完全相信一張體檢報告。
監管部門該出手管管了,我們每個人也要擦亮眼睛。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命只有一條,可不能拿來做生意場上的賭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