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張律師,連續十年在愛康國賓體檢,年年“優秀畢業生”,結果一換地兒,咔嚓,晚期腎癌!這事兒一出來,簡直比追劇還刺激,大伙兒都直呼“血壓飆升”,手里的體檢報告瞬間就不香了,感覺像拿了張“無效合同”。這不僅僅是新聞,這是對我們集體健康信仰的一次“信仰崩塌”式暴擊。
作為北京律協會員,張曉玲多年來一直享受著律協為律師們購買的體檢服務。從 2013 年至 2023 年,她選擇了愛康國賓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設于北京的分院進行年度體檢。
在這長達 10 年的時間里,體檢報告上她雙腎的檢查結果一直顯示 “未見明顯異常”。張曉玲一直很關注體檢中的 “癌胚抗原定量” 驗血篩查,然而 10 年間,該項檢測結果始終處于正常范圍,她從未被告知存在 “患癌風險”,體檢報告對她的腎臟和脊柱也從未發出任何 “患癌預警”。
轉折發生在 2024 年。張曉玲決定更換一家體檢機構進行檢查。在新機構的腹部彩色超聲檢查中,結果顯示為 “右腎囊腫,右腎可見一低回聲,大小:3.5cm×2.8cm,呈分葉狀,血流信號豐富”,并建議她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隨后,在 2024 年 10 月,張曉玲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經檢查被懷疑患有 “右腎透明細胞癌”,隨后進行了右腎摘除手術,術后病理顯示為 “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但手術后,張曉玲身體仍感不適,2025 年 2 月,她前往國外醫院檢查,最終被確診為 “腎癌骨轉移”,此時病情已發展到晚期。
張曉玲事后咨詢了多位專家級醫生,他們均表示,她所患的腎癌及骨轉移并非短期內形成,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病情絕不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回想在愛康國賓體檢的 10 年,張曉玲感到無比困惑與憤怒。特別是 2023 年的體檢報告中,雖已提示右腎有 “鈣化灶”,但愛康國賓的醫生卻告知她沒有問題,稱就如同手指破皮結痂般正常,未提及任何患癌風險。
在得知自己病情的嚴重性后,張曉玲于 7 月 4 日向愛康國賓體檢發出律師函,要求對方在 5 日內提供自己體檢時的血液檢測標本及數據,同時提供相關技術合法性證明及檢驗人員資質證明。然而,截至 7 月 14 日,她并未收到任何答復。7 月 16 日下午,愛康國賓體檢回復媒體稱正在討論處理張曉玲的投訴,但暫時無法對相關問題作出準確回應,對于何時能有結果也未給出明確時間。張曉玲表示,7 月 15 日下午她曾接到愛康國賓工作人員的電話,但因當時不便,讓對方稍后再聯系,之后卻未再接到電話,回撥過去顯示為空號。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 “愛康國賓”,好多投訴內容看著都讓人揪心。北京的王先生說,2023 年體檢顯示 “肝功能正常”,才過三個月就因為肝衰竭住院了;上海的李女士也講,體檢報告把她早就確診的甲狀腺結節給漏了,差點耽誤治療。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超聲科醫生說,體檢行業普遍存在 “快檢” 的情況。“正常做腎臟超聲得 5-8 分鐘,可體檢機構常常 2 分鐘就完事了。再加上設備更新不及時,工作人員流動又頻繁,漏診的風險確實不小。”
中國醫院協會體檢專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體檢機構的投訴量比前一年上漲了 37%,其中漏診誤診的占了 42%。“體檢不是走形式,更不是商業流水線。” 北京某三甲醫院腫瘤科主任著重強調,“尤其是超聲、影像這些主觀性比較強的檢查,醫生的經驗和責任心直接決定了結果準不準。”
目前,張曉玲已接受癌癥治療,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她仍需花費時間和精力處理對愛康國賓的投訴。她希望體檢機構能給她一個明確說法,同時也提醒公眾關注體檢機構的服務質量和責任問題。這起事件也再度引發了社會對體檢行業的審視,體檢機構該如何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如何對體檢結果負責,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