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央視新聞《探尋品質+美味的真“象”》專題直播引發廣泛關注。當國民主持人撒貝寧走進國民品牌白象的湖南平江生產基地,這場深度探廠不僅吸引央視新聞、CCTV1全平臺超2000萬次播放量的觀眾“云監工”,更讓 #白象一日廠長撒貝寧在線查崗# 等話題火速沖上熱搜,折射出消費者對食品行業透明化與品質誠信的迫切期待。
在全程近兩小時的沉浸式直播中,總臺主持人撒貝寧以白象“一日廠長”身份,帶領觀眾見證從面粉等原材料到方便面包裝完畢的透明化生產全過程。直播中最具說服力的環節當屬面餅克重實測,每塊“面餅120克”的實際重量均達到并略超標注克重。這一細節生動地展現了白象28年來對品質的堅守和對消費者的真誠。
“面餅120克”:實實在在的分量
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品信息的透明度需求日益凸顯。艾媒咨詢《2025年中國方便粉面市場消費行為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購買方便面時,超過50%關注配料表,近45%重視分量標注,二者高居決策因素前兩位,信息透明已成為新的消費訴求。
面對這一消費趨勢,白象率先在行業內作出響應。于6月底推出“面餅120克”產品,將傳統包裝升級為用精準克重命名產品并醒目標識。這一做法打破了長期以來方便面行業慣用的命名方式,即使用非量化表述來標識大分量產品。不止于此,白象還主動敞開工廠大門,接受央視鏡頭、博主溯源等多重審視。
在直播過程中,撒貝寧與博主B太隨機抽檢生產線上的“面餅120克”產品,實測面餅克重不僅符合標注,甚至還“多出幾克”。這一細節讓撒貝寧現場直呼“真誠、透明”。
生產線上,白象以嚴謹的工藝流程確保“面餅120克”的承諾落到實處,考慮到生產過程中的損耗,會提前為面餅重量留出余量。切絲是讓面條形成“波浪”的關鍵一步,白象通過調節刀片間距、配重和速度差,精確控制面條的堆積量,從而將直直的面條折成彎彎曲曲的形狀,并通過調整刀的間距和空間,控制面餅重量。在蒸制環節,還會針對不同規格產品實施差異化工藝,“面餅120克”產品則采用了更長的蒸制時間以確保品質。
這場“克重透明 誠信引領”的探訪背后,是白象28年“至誠”發展理念的體現。上世紀90年代,白象率先推出過100克面餅的大分量產品,解決當時“吃不飽”的消費痛點。如今又以“面餅120克”用直接、醒目的命名方式響應當前消費者對信息透明的需求,始終把握市場變化的脈搏。這一轉變也折射出食品行業正從“分量滿足”向“信息透明”升級的發展趨勢。
“作為食品企業,‘以消費者為本’一直是白象的經營原則”,白象食品集團董事長姚忠良在與撒貝寧對話中強調,透明化是一種重要的消費趨勢,白象率先順應這一趨勢并領跑行業。
透明化底氣:真誠引領的行業擔當
當央視鏡頭聚焦白象的質檢中心,撒貝寧由衷感嘆,“在這里,我們見證的不僅是一份嚴謹的檢測報告,更是每一碗面下肚前最踏實的品質承諾”。每年86項檢測指標、超6萬次的質量檢測,為白象打下品質保障的堅實基礎,不僅如此,白象對所有批次的面粉實施定向全項檢測,用近乎苛刻的標準,為消費者筑起一道品質長城。
事實上,白象在推動行業透明化方面的探索由來已久。2022年,針對消費者對方便面食品安全的普遍關切,白象在B站平臺開啟24小時工廠慢直播,通過13個固定機位對生產線進行展示,以公開透明的態度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鏈接。同時,白象持續升級“泡面工廠”線下活動,通過結合生產環節的沉浸式體驗,讓消費者直觀了解一碗“好面”產出的全過程。
多年來在透明化實踐的持續深耕,正是白象“面餅120克”敢于量化承諾的底氣。從慢直播、白象泡面工廠到央視探廠直播,白象始終以真誠回應消費者知情權,這份“透明”正成為白象贏得長期信賴的核心競爭力。
在姚忠良看來,中國消費品牌崛起的背后,也孕育著包含社會責任、文化傳承、消費者權益尊重在內的新商業文明。白象也以此為使命,在滿足好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積極踐行新時代的商業文明。
隨著消費升級和行業規范不斷完善,食品企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業內人士指出,白象“面餅120克”產品的推出和央視探廠直播,不僅是對消費者透明化需求的積極響應,更體現了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責任擔當。這種以透明贏得信任、以品質樹立標桿的做法,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