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謎團——
競選太子時期,在八爺府上演的“大王八”鬧劇,難道真是八爺黨自編自演的一場戲,其目的就是為了試探康熙的心思?
但問題是,用這種把戲來試探康熙,老八胤祀就不怕被康熙看穿,從而弄巧成拙嗎?
尤其是,萬一康熙當場嚴懲了那名裝神弄鬼的道士張德明,很可能就會讓一些原本要投票給老八的官員,心生疑慮,由此反倒會毀掉老八眾望所歸的大好局面。
難道精明如老八這般的存在,真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嗎?
還是說,這場“大王八”鬧劇,其實并非老八的本意?
可若是如此的話,那么這場鬧劇又是如何發生的呢?是老九和老十“好心辦了壞事”,還是有人在背后借老九和老十之手,暗中布置了這個算計老八的局呢?
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隱藏在這一謎團背后的真相!
謎團:自導自演的鬧???
康熙暗含“殺心”的熱河狩獵,以太子被廢,老大被貶為庶人,老十三被禁閉而倉促收場。
在這過程中,康熙不僅得知了老八誘審肖國興一事,還察覺到有人在陷害太子逼宮,而此事最大嫌疑人就是以老八為首的八爺黨。
這種發現當即讓康熙意識到,當務之急,是要立馬想辦法敲打老八及其麾下的八爺黨,以遏止皇子間奪嫡之勢的蔓延。
由此,從熱河回京的康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競選太子”,向老八布下一個“引蛇出洞”的局。
得知要重選太子,一時間,朝野上下除少數人外,皆投身于“押寶”這一行動。而在當時,最大的熱門人選便是以“賢王”自詡,又剛被特旨加封為“廉郡王”的老八。
就在大家猶豫著要不要第一時間把“寶”押到老八身上,來獲取老八的額外關注,一件特殊的事情發生了。
那天,一批要押寶老八的官員,相約去拜訪老八,而老八為了避嫌將他們拒之門外,正當這些官員不知去留之際,老九和老十帶著一位道士突然出現了。
見此,這些官員立馬求老九和老十帶他們進府,而老九和老十并沒有拒絕。
眾人一同踏入八爺府后,老十隆重地介紹了他帶來的道士——張德明,言稱這是一位難遇的奇人。
隨后,為了證明他所言非虛,老十有意讓張德明當眾露一手。
聽聞此話,一位官員立馬起身讓張德明給相一相面。而張德明也沒負老十的厚望,定睛一看,便緩緩說道:
“這位大人不是科甲出身吧……大人,地殼方圓,這是祖上積德之相……按理說大人的祿命,不止現在這樣,至少應該三品……說一句不中聽的話,那是因為大人孝道有虧呀。”
這一番話罷,在場的官員不僅信了老十的話,更將張道長奉為了“神人”。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沒露面的老八出現了。老八人還未到堂前,就遠遠地呵斥道:
“哪兒來的妖道,在此妖言惑眾!”
聽聞老八的話,張道長毫無怯意,喊了一聲“王爺止步”,便快步迎了出去,隨后就上演了“王上加白”,以及“八王大”的荒唐戲碼。
就當在場的人,因此更加認定老八是“新太子”的人選之時,老八的臉上卻絲毫沒有喜色,寒著臉下令道:
“拿下!送到宮里去交皇上發落?!?br/>
可是誰知,事情鬧到康熙那里,康熙卻并沒有嚴懲這位“滿口荒唐言”的張道長,反倒表現出了要就此翻篇的跡象。
見此,站在下首的老八連忙上前跪下,懇請康熙嚴懲張德明,以示公允。
而康熙簡單地表揚了老八的態度之后,又面無表情地說了一番令在場人皆大吃一驚的話:
“江湖術士的話,也不能一概視為妖言,因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由此,在“玄學”和“天心”的雙層加持下,滿朝文武更加篤定,老八必是新一任的太子。
而有這種想法的人,就包括老四胤禛。
面對老四難以掩飾的憂慮和落寞,鄔思道卻有不同的見解。
他先用“大王八”這三個字,對張德明的“八王大”做了另一番解讀,隨后意味深長地反問道:
“這樣的雕蟲小技,也能夠瞞得過當今的皇上?”
到此,問題出現了——
難道在八爺府上演的“大王八”的鬧劇,真如鄔思道所說的這樣,是“一邊裝鬼一邊捉鬼”的雙簧嗎?
可問題是,雖然這場鬧劇在康熙詭異的態度下,成了老八競選太子的助力。
可若是康熙當時嚴懲了張德明,那么,對于老八競選太子來說,可就無異于一次巨大的打擊了。
而在康熙做出表態之前,老八并沒有把握確保康熙一定會對此事“姑息縱容”,既如此,本就有極大勝算的老八,又豈會冒此風險,弄出這么一場“雙簧”呢?
所以說,在這件事上,鄔思道的推斷未必準確,這場“鬧劇”絕非老八暗中策劃的一場“雙簧”。
那么,這場鬧劇,難道是老九和老十私下里偷偷布置的?
雖說這種可能性極大,但是要注意一個細節——
“大王八”鬧劇發生之時,張德明曾主動提及了老八的乳名,對此,老九表現得極為詫異,而老十更是發誓說并非他所泄露的。
通過這一點,就可以得出——
即便這場鬧劇是老九和老十瞞著老八布置的,但是在幕后肯定還有一個暗藏的黑手。否則,張德明又豈會知道老八的乳名,而老九和老十又豈會對此毫不知情,并大吃一驚?
懷疑:康熙和佟國維
既然,發生在八爺府上的“大王八”鬧劇,并非老八的本意,那么在背后借老九和老十之手,暗中促成這件事的人,又會是誰呢?
從劇中的種種跡象來看,最大的嫌疑人有兩個——
一個是正在對老八布局,要“引蛇出洞”的康熙;另一個則是一心要把老八這個“熱灶”燒炸的佟國維。
難道,背后的黑手真是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嗎?
我們先來看嫌疑最大的康熙,懷疑康熙是幕后黑手的主要依據有兩個:
其一,“滿朝亂敲東宮鼎”這一事件,就是康熙對老八及其八爺黨所布的一個局。
其二,“大王八”鬧劇的發生,對康熙“引蛇出洞”的局是有助力的。
康熙所布的“引蛇出洞”的局,是分“兩步走”的。
第一步,就是借“競選太子”一事,讓老八麾下的勢力,悉數暴露在陽光之下,尤其是八爺黨里的重要骨干。
當八爺黨的勢力都曝光出來之后,康熙要進行的就是第二步,坐實老八“結黨”的罪名,在剝奪其競選人資格的同時,借機敲打警告在朝官員不要參與皇子間的奪嫡之爭。
而“大王八”鬧劇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康熙布局與收網。
要知道,正是康熙對“大王八”鬧劇的曖昧表態,直接推動了一些處于觀望之中的官員,迅速倒向了老八的陣營。
這就是為何會說康熙最有嫌疑的原因。
但問題是,這種分析卻存在一個致命的漏洞——
“大王八”鬧劇的發生,雖說有利于康熙所布的局,但產生的負面影響卻更大。
鬧劇發生后,康熙必須要有所表態,可如何表態,卻讓康熙進退兩難。
若為了維護圣名,康熙自然該嚴懲這個“莠言亂政”的江湖術士,可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康熙對老八所布的局。而若是想要將這個局進行下去,康熙就需要付出可能會玷污圣名的代價。
而康熙最終選擇的就是后者。
這也就是康熙在表態時,為何會面無表情的原因。因為這個表態,并非他的本意,而是他不得已而為之的。
同時,是因為康熙這種正詭異且曖昧的表態,不僅讓在現場的三位上書房大臣,憑借“事出反常必有妖”,隱約推斷出康熙很可能是在算計老八;還讓“愛新覺羅·難說”抓到了把柄,這才有了“愛新覺羅·難說”敢于當眾頂撞康熙的那一幕。
因此,“大王八”的鬧劇,對于康熙來說,并非驚喜,而是一場意外事故。
既如此,康熙又豈會是那個幕后黑手?!
既然排除了康熙的嫌疑,難道那個幕后黑手是佟國維?
懷疑佟國維是幕后黑手的主要依據,也有兩個——
其一,在“大王八”鬧劇發生之前,佟國維和老九胤禟曾有過一次秘密交談;
其二,在“滿朝亂敲東宮鼎”的過程中,佟國維采用了“反向押寶”的手段。
康熙一行從熱河返京之后,意識到太子被廢已成定局的八爺黨,特命老九前往佟國維處打探消息。
就在那場密談中,佟國維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第一個看,是看天心;第二個看,是看民意。當然,有時候天心也能夠左右民意,而有時候民意也能影響天心吶。”
若說佟國維的這段話是在暗示什么,其實也沒有,這就是一段正宗的“廢話文學”。可比較有意思的是,正是在那次交談之后,八爺府才發生了“大王八”的鬧劇。
由此來看,很可能是老九從佟國維的話中解讀出了某種信息,這才策劃了那場“大王八”鬧劇。
而若是再聯系后續佟國維反向押寶的“燒熱灶”行為,那么,“大王八”的鬧劇就有可能是佟國維暗中促成的,其用意就是為了把老八“燒炸”。
但問題是,這種分析成立的前提,是佟國維跟老九密談時,他就已經動了“燒熱灶”的心。
可根據劇中的種種跡象,佟國維真正下定決心去“燒熱灶”,卻是在康熙對“大王八”鬧劇,表露出詭異曖昧的態度之后。
通過這一點,就可以得出:佟國維也絕非那個幕后黑手。
真相:暗中的那個人
既然暗中促成“大王八”鬧劇來算計老八的人,不是康熙,也不是佟國維。難道這個黑手是老八的死對頭——老四胤禛?
可真相若是這樣的話,事件發生后,老四又豈會因康熙的表態而亂了心神?
畢竟,若暗中促成這場鬧劇的人是老四,他就應該清楚康熙對這類事件的抵觸和厭惡,更應該通過康熙的曖昧表態,推斷出康熙極有可能是在算計老八。
然而老四卻并沒有類似的表現,因此,老四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那么,這個幕后黑手究竟是誰呢?
其實,這個黑手正是八爺黨里的一員!
在“大王八”鬧劇發生時,有一個極為關鍵的細節——
當時張德明為了證實其擁有“特殊能力”,特意當場給一名官員看了面相。
而張德明之所以能通過“面相”,準確說出有關這名官員的信息,想必也是因為他事先得知了這名官員的底細。
到此,問題來了——
張德明得知這名官員信息的難度,要遠高于張德明得知老八乳名的難度,那么張德明是如何得知這個信息的呢?
畢竟,這個幕后黑手,可以事先就將老八的乳名告知張德明,卻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告知張德明有關這名官員的個人信息。
要知道,當時老九和老十,是得知有官員在八爺府外等候,這才急匆匆帶著道士張德明前往。
在這種情況下,幕后黑手在第一時間得到都有誰在八爺府外等候并不難,卻很難在不被老九和老十察覺的前提下,將這些官員的信息告知張德明。
因此,可能性只有一個——
那名被張德明相面的官員,也是幕后黑手安排的。
只有這樣,幕后黑手才能在不被老九和老十察覺的前提下,讓張德明精準地得知這名官員的信息。
這也就是當時在現場,為何這名官員會主動站出來,讓張德明給相一相面的原因。
由此來推斷的話,官員們之所以會相約去拜訪老八,很有可能也是這名官員在幕后黑手的授意下發動的。而幕后黑手之所以要這么做,就是在為老九和老十上演“大王八”鬧劇,創造一個絕佳的時機。
到此,我們再找出這個幕后黑手就容易多了——
有誰會知道老八的乳名?又有誰能事先得知老九和老十想上演“大王八”這類的鬧???
這個人就是八爺黨里的老十四胤禵!
當初老九胤禟從佟國維那里回來后,勢必會將“天心民意”論轉述給老八。
按照過往的劇情,八爺黨每每商討大事,老九、老十和老十四都會在場,因此,老十四自然就會得知此事。
而在老十四得知此事時,就開始了布局,那個所謂的奇人張德明道士,就是老十四安排到老十身邊的。
當老十結識到這等奇人,再想到老九轉述佟國維的那番話,自然會去找老九商討。而一心想讓老八成為太子乃至未來皇帝的老九,聽聞此事,很可能就會擅作主張伙同老十弄出這么一出戲來。
這就是隱藏在“大王八”鬧劇背后的真相!
到此,有人可能會問:老十四為何要算計老八呢?
答案很簡單——在八爺黨的內部,老十四是除了老八以外,奪嫡之心最盛的一位皇子。
而且,在熱河狩獵之時,老十四就做過一件暗中算計老八的事。
當時,康熙已經當眾表現出了有意要廢除太子胤礽,在那種情況下,老八最該做的事,就是按兵不動。
然而,老十四卻自作主張偽造太子手諭,布置了一場逼宮的大戲。
表面看起來,老十四的自作主張是為了推老八上位,可實際上這卻是在暗害老八。
要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康熙遲早會察覺到“假手諭”的問題,到時,康熙第一個要懷疑的人,就是風頭正盛的老八。
這也就是康熙為何要借“競選太子”來算計老八的原因,否則,單憑老八誘審肖國興一事,康熙還犯不著弄出這么大的陣仗。
而這一次老十四暗中促成“大王八”鬧劇,也是如此。
拋開康熙對老八的布局來說,在這次競選太子中,若按票數高低定輸贏的話,老八基本上已經勝券在握了。
而老十四暗中促成“大王八”的鬧劇,就是為了將勝券在握的老八踢出局——這場鬧劇,在鄔思道看來就是老八暗中策劃的一出“雙簧”,那在康熙眼中,大概率也會是這類的看法。
當康熙有了這類看法,又豈會將皇位傳給老八?
這就是老十四想要達成的目的。
而在這場鬧劇發生時,老十四之所以沒在現場,也并非是怕被老八、老九和老十識破真相,而是要以此來向康熙表明,他并沒有參與這件荒唐事兒。
正是因此,事后康熙在追究此事時,要把老八、老九和老十抓進大牢,卻唯獨沒有提老十四。
顯然,老十四的這個局是極其成功的,他不僅成了“競選太子”一事中,八爺黨里的唯一受益者,還在不久之后,一躍成為了不次于老四和老八的奪嫡熱門人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